□本报记者刘涛
本报通讯员李辉
盛夏时节,沿宁阳县伏山镇张庄村主干道驱车一路北上,一排排房屋鳞次栉比,一条条道路干净整洁,远观沿路植被郁郁葱葱,近看沿线墙画风格迥异……
让村民记住乡愁
“我们经过的这一片就是乡村文明示范片区——刘庄片区,涵盖了张庄、刘家庄、前石梁、堽城坝等八个村居。”伏山镇党委书记张玮介绍,片区内不仅是“五化”建设水平标准高,而且结合紧邻禹王景区的优势,打造了以“禹王古街”为核心的汶禹文化景观,让村民记得住乡愁。
“现在村里环境这么好,让我去城里养老我都不乐意去!”生态环境美、文明乡风美,让居住在片区内的7000多名群众像村民苏凡勤一样,无不为之点赞。而刘庄片区只是宁阳县开展乡村文明示范片区创建工程的一个缩影。
作为全省首批被认定通过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的县市区之一,宁阳县在深入推进“乡村文明行动”的过程中发现,村居大多独自为战,由于基础条件不同,出现硬化过度、绿化城市化等现象;乡镇(街道)统筹力度不足,造成有限资源分配不均、使用效率不高,村居之间出现“三不管”地带。
为此,宁阳县创新实施乡村文明示范片区创建工程,并将其列入今年为民要办的12件实事之一,“全面实现由过去侧重‘净化\’向‘五化\’全面推进转变,由单个村建设‘美丽村庄\’向连片创建示范片区转变,推动乡村文明行动‘提档升级\’。”县文明办主任刘福来介绍,按照计划,今年该县将重点打造27个乡村文明示范片区,涵盖182个村居,覆盖率达30%以上。
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在磁窑镇,各示范片区正对“五化”建设水平全面提升。“这次我们是对总长上千米的巷道全部硬化了,彻底消除断头路,让村民出行更加方便!”磁窑片区东村党支部书记邹丙军说。彩山片区则对片内的4个村庄集中进行了美化,打造以孝老爱亲、移风易俗等为主题的文化墙风景线。
而在位于山区的葛石镇黑石片区,村居绿化更富有产业特色:黑石村的大枣、富家洼村的葡萄,周庄村的苹果,“一村一品,既实现了村庄绿化,又打造出一条乡村旅游线路,形成一个富民产业。”葛石镇镇长王艳苹说。
一村一特色,一带一风景。百姓乐享生态福利的同时,政府财政资金也实现效用最大化。对于担负主体责任的镇办来说,以片区为单元开展“五化”建设,可更好地实现政策倾斜、资源统筹,打包施工在花费上也要比各村自行整治减少10%左右。同时,县财政安排奖补资金,保障片区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五化”全面推进,让百姓住在了如诗如画的新农村;文化惠民工程的同步提升,则让群众文艺生活多姿多彩。
这几天,东庄镇中谷堆村正忙着对文体小广场进行形象再造。按村党支书刘西义的话说,“不干不行了,坐不住了!”原来,同属东谷堆示范片区,邻近的东谷堆、西谷堆村的文体广场上,健身器材、文化长廊、农家书屋等应有尽有,还安装了价值十来万的电子信息大屏,“有了对比,咱再想凑合,群众也不答应,所以要赶快借着片区创建的东风,抓紧建设标准的文体广场!”
在示范片区带动下,目前,宁阳县60%以上的村居已实现“六小”基本配齐,小广场、小讲堂覆盖率均达到100%。每月每村一场电影、一场戏,定期开展文艺交流汇演,在各示范片区正成为常态。
具备“高颜值”拥有“好气质”
推进乡村文明行动,不仅要让乡村生态环境秀美,文化设施齐全,具备“高颜值”,更要涵养崇德向善、守望相助的乡风文明,拥有“好气质”。为此,该县持续深化“美德宁阳”创建,连续举办三届“寻找最美宁阳人”活动,其中,入选中国好人、山东好人及省市道德模范评选的累计有50多人。同时,由17名典型代表组成的宣讲团巡回下基层做报告,将“最美现象”植入百姓心中。
倡树文明新风,需要典型人物引领,也需要身边人、身边事来影响。八仙桥街道川寺村坚持评选“十星级文明户”20余年,最初不到五成村民上榜,现在有近90%的农户成为十星级文明户,人人争做好人好事,并且在该村带动下,其所在的青川片区也在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婆婆、文明诚信户、五好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尊老爱幼、邻里团结在这里蔚然成风。而今在宁阳广大乡村,道德评议会和红白理事会已普遍建立,80%的村居制定完善了村规民约,文明新风正在润物细无声中融入百姓生活。
新闻推荐
夫妻都有残疾,日子清苦,但很幸福妈妈,我刚出生百天你咋舍我而去?泰安23岁妈妈喝农药身亡,疑因1300元被偷想不开
“不喝了,没必要了。”10月9日,孙子出生百日,满怀喜悦之情的婆婆起了个大早,做了鸡蛋汤端给自己的儿媳妇宁方慧,没相到儿媳妇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而...
宁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