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亮亮
数字枯燥无味,但数字最具说服力
2009年,甘谷县实现生产总值29.2亿元,同比增长15.45%;大口径财政收入累计完成2.0158亿元,同比增长3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亿元,同比增长53.5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0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92元,分别增长19.9%和24.76%。
一项项飚升的数据折射着甘谷在经济“寒流”中化危为机的业绩,一个个激动人心的项目辉映着甘谷在发展蓝图上落子如飞的从容,一幕幕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聚焦着甘谷人在困难挑战面前共克时艰的自信……
工业强县效应凸显
2009年,是甘谷工业发展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这一年7月,在充分论证规划基础上建设的六峰工业园区正式挂牌。县上成立了园区管委会,投资2800多万元完成了一期基础设施建设。甘谷工业从此有了提档升级的起点,有了做大做强的平台。
工业园区对工业发展的集聚效应日渐显现,建成伊始,就先后引进甘肃天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干酪素生产线、甘谷佳通塑业有限公司年产5000万条水泥包装袋生产线、天水力源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7000吨含乳饮料生产线等建设项目4项,总投资达1.7亿元。
“聚集要素、整合资源、一区三带、板块开发”,在这一思路的引领下,以大唐甘谷发电厂为主的电力能源产业群、以祁连山水泥公司为主的建材工业群、以新恒达化工有限公司为主的化工颜料生产群、以大漠行麻编鞋业公司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群已初具规模。县域工业企业生产效益明显提高,支撑作用更加突出。大唐甘谷发电厂、祁连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新恒达化工有限公司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8.38亿元,增长10.1%,实现工业增加值2.73亿元,增长11.4%。
农村经济平稳发展
在几十年不遇的旱灾面前,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16.03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连续三年增长。在金融危机面前,全县输转城乡剩余劳动力9.9万人,创劳务收入6.62亿元。在继获得“中国苹果之乡”殊荣后,又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
今年以来,甘谷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全力推进农民增收“六大工程”,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县各类蔬菜种植总面积达到17.8万亩,蔬菜总产量达47.2万吨。新建果椒基地1.52万亩,果椒产业已成为甘谷经济新的增长极。以弘宇、丰裕等养殖公司为依托,养殖规模和标准化程度大幅提高,畜禽饲养量达到了290万头(只)。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15个示范村基本实现了“八通六有”,31个推进村实现了“六通四有”。扶贫工作进展顺利,1.3万贫困人口实现了稳定解决温饱。
项目水平全面提升
2009年,有一件事令全县注目。
投资9917万元的西北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开工,将使123个行政村、416个自然村、150373万人稳定解决饮水安全问题。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
甘谷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甘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