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席国平
【本报讯】近年来,甘谷县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改革和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经济是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的基础。该县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实施“强农、重工、活商、兴教”四大战略,主抓“蔬菜、果椒、养殖、劳务”四大产业,做大做强蔬菜种植、优质果业、良种生猪等农业特色产业;紧紧围绕县上年初确定的50项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全力抓好城市开发、安居工程、电力能源、城乡市场、农村公路、农田水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中小学校安全工程、土地整理、农村户用沼气等重点建设项目。去年,该县生产总值达到31.6亿元,同比增长17.73%。
社会保障是构建幸福小康生活前提。农村税费改革以来,36项强农惠农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去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42.3元,年均增加281.7元,年均增长13.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086元,年均增加893.2元,年均增长14.48%;围绕群众关心的就业、医疗、社保、住房等实际问题,积极兴办惠民利民实事,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几年来,仅新增城镇就业人数达1.44万人。新农合政策实施以来,共为75541人次住院患者报销住院医疗费用1.21亿元;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达到4.2万人,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1.65亿元、医疗救助金1800万元、各类抚恤金2700万元;发放廉租住房补助1284万元,投入财政扶贫资金7500万元,实施69个整村推进项目村。目前,全县5.5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解决温饱,贫困面由27.6%减少到17.8%。
经济发展是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保障。以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为目标,预计未来五年,全县生产总值将达到62.3亿元,年均增长14.5%。大口径财政收入超过5亿元,年均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350亿元,年均增长22%;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0.2亿元,年均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1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2%。
同时,全县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将教育、医疗、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作为惠民重点建设项目发展,公共财政将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倾斜,向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倾斜,逐步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新闻推荐
□记者贠武军通讯员张子来【本报讯】5月20日,记者从甘谷县有关部门获悉,近日,国家质检总局专家审查会通过了“甘谷辣椒”地理标志产品注册。审查会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对“...
甘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