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新闻 清水新闻 秦安新闻 甘谷新闻 武山新闻 张家川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天水市 > 甘谷新闻 > 正文

甘谷农民喜谈“不敢想”

来源:天水日报 2012-08-15 14:58   https://www.yybnet.net/

□特约记者史载

在甘谷县喜迎建县2700周年之际,记者穿行在甘谷城乡、街头巷尾,经常听到许多农民用“不敢想”这个词儿谈论近几年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显著变化。

不敢想,生意能做这么大。改革开放初期,甘谷农民经营交通工具的仅仅是自行车,10年前有了首家摩托车经营部,此后,摩托车代替了自行车,自行车生意萎缩,摩托车生意“膨胀”。这不,在甘谷县城,一两年时间竞冒出了七八家经营汽车的,且生意红火。不敢想,再过几年甘谷人能经营什么交通工具。

入夜,甘谷县城东巷一个居民大院平静下来了,三分之一的人家在网上“阅读”国内外要闻,与在外地工作、做生意的亲戚朋友聊天。60多岁的农民张维有感慨地说,三年前他家买了一台普通电脑,全院轰动,大人小孩都来看新鲜,简直要挤破门。一些老街坊羡慕地说:不知这一辈子自己家里能不能也买上一台。这才几年呀,如今大院里48户人家,有33户添置了电脑,人们花极少的钱就可以和数千里之外的亲戚朋友“面对面”谈话了。真是不敢想!

入夜,在冀城广场,姜维广场,大什字文化广场,全家结伴纳凉的亲朋好友围坐在一起,喝啤酒的,说笑的,翩翩起舞的,唱秦腔的,当演员的,当观众的,好不热闹,把广场变成了“第二白天”。以前晚饭后,顶多溜个马路,晚上看看电视剧,真是不敢想,我们农民的夜生活也能够变得如此丰富多彩。

家住安远镇史川村的王老太太,眉开眼笑地同邻居们议论说:“先几年种粮负担较重,近几年来政府免除了农业税,种粮食不再上税了,历朝历代哪有啊。”接过王老太太的话茬,史大爷更是乐不可支地说:“种粮还‘直补\’呢,嗨,真是不敢想!”

西坪乡农民张达子,靠打工供三个孩子上学,原打算让上初中的女儿巧女辍学。国家实施“两免一补”后,三个孩子免收费用好几百元,他逢人便说政策带来的好处。不仅如此,他的几个孩子还享受上了营养早餐,每天政府免费送一个鸡蛋、一包奶、学费不要了,还营养呢,真是不敢想。

成都市开车的安远镇青年兰小军,三年后回到甘谷,站在冀城广场愣住了,鳞次栉比的楼群绵延三里多,色调和谐的高层建筑耸入蓝天他说,甘谷城市变化这么快,想都不敢想。

甘谷居民街谈巷议的这些切身感受,仅仅是近几年人民生活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的几个方面,而事实上,甘谷城乡变化何其多。

“不敢想,交通工具变得这么快。”几年前无论是川区还是山区,交通都靠自行车。如今就连边远山区的农民要进城最多一小时。摩托车极快普及,发了家的个别农民还有了私家车。在城区,出租车满街跑,“招手停”到处有,即使夜晚也是车辆川流不息,大庄乡农民席小伟三年前腊月打工回家,半夜下火车后急于想念父母妻子和孩子,可因为没有车,硬是等到次日下午才坐班车回到家。先几天他从兰州打工回家帮助夏收,一下车叫了一辆出租车,一小时赶到了家。

“不敢想,红白喜事录像作纪念。”几年前新婚夫妇结婚,顶多在县城照个像,才几年时间,新婚摄像遍布城乡。为了表示孝道,一些青年人还将父母送终的场面也录像纪念。

在解决“吃饭难”、“行路难”和市容美化等方面也有许多“不敢想”。以前黄土朝天的街头空地,如今铺上了一片片草皮,道路两侧一行行新树吐翠。一早一晚,老人们在林荫道上散步、锻炼,母亲们推着儿童车在街心花园徜徉……甘谷人说:党的政策已经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不敢想”,今后只要继续跟党走,更大的“不敢想”还在后头哩!

新闻推荐

甘谷加林公司嘉奖道德模范

□特约记者史载【本报讯】9月1日,甘谷县加林公司9名“的哥”、“的姐”被公司授予道德模范,并接受公司的奖励。“贫困‘的哥\’巨款面前不动心”,“甘谷‘的哥\’拾金不昧”。这是今年...

甘谷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甘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甘谷农民喜谈“不敢想”)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