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完了买辆车
甲午春节,记者来到被誉为“华夏第一县古冀城”的甘谷县。喜庆的红灯笼和春联、震耳欲聋的鞭炮、磕头作揖的祭祖礼仪,这些古老而朴素的春节习俗,与村庄里奔驰的小轿车、村民家里新添置的平板电视机和渐趋流行的电脑网络,交织辉映,令人感受到浓浓的传统节日气氛和现代生活的新风。
行驶在新兴镇朱圉北山上,遗落在大山里的王家山村,经国家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实施,整体搬迁至山下川区平台处。原来破破烂烂的土坯房,已被红砖白瓷面的四合院取代;一条条“下雨下雪、出去进不来”的泥泞土路,也被光滑平坦的水泥路所代替;曾经是羊跑、牛走、自行车行驶的路面上,一辆辆崭新的小轿车、摩托车、三马子奔驰着,驾驶车辆的村民们脸上洋溢着笑容。
走进村里,许多年轻人、老人都用上了手机。这个小山村曾经没有通电话,又被连绵的大山阻挡着,似乎是个被世界遗忘的角落。如今搬迁到川区后,村里许多农户修起了砖瓦房、甚至二层小楼。在村民王绪来家里,他家电话、手机、电冰箱、土暖气、洗衣机一应俱全,还安装了太阳能淋浴器,让人很难和几年前的旧模样联系起来。
“搬迁到这里,日子变好了啊。”说起王家山村的变化,王绪来非常兴奋。除了山里的10多亩地继续种小麦、洋芋外,如今,他在川区租了10亩地进行花卉、园林育苗,主要培育月季花苗和金丝柳、塔柏、国槐、油松等苗木,“亩收入至少8000元以上,目前花卉、园林育苗市场行情很好,我还想流转50多亩地,扩大规模继续做。”
王绪来的两个儿子及儿媳都在深圳打工,主要在电子行业做“蓝领”,每年给家里带来一笔不少的劳务经济收入。因此,王绪来搬迁到川区后,盖了新房,置办了新家具,他以前骑的自行车也被淘汰了,换上了1万多元的摩托车,在山路上行驶更为方便快捷。他大儿子也准备过完年,到城里购买小轿车哩。
新闻推荐
【深化改革力促发展】甘谷:开放创新奏响发展曲甘谷:开放创新奏响发展曲本报记者牛彦君今年1至4月,甘谷县大口径财政收入23263万元,超均衡进度13.3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增长62.7%。今年一季度,甘谷县工业...
甘谷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甘谷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