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新闻 清水新闻 秦安新闻 甘谷新闻 武山新闻 张家川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天水市 > 甘谷新闻 > 正文

甘谷演绎产业富民精彩之路特约记者 李小哲

来源:天水日报 2014-09-20 13:23   https://www.yybnet.net/

几场秋雨过后,天气渐渐凉了起来,早起的甘谷县磐安镇谢家坪村村支书王新定依然穿着短袖,虽然有些不合时宜,但老王却显得意气风发,丝毫不惧寒冷,“大棚里的西红柿再有十几天就可以上市销售了,就现在的价格,估计每个棚这茬要收入1万多元,一年种植三茬蔬菜,最差也能落个两万多元”。王支书指着产业路两边的大棚说到,原来,给王支书带来暖意的就是这些蔬菜大棚。

王新定和村民们的大棚位于甘谷现代农业示范园内,一排排规划整齐的钢架塑料大棚成方成片,道路灌渠交错有致,日光照射下的大棚熠熠生辉,棚内绿油油的蔬菜正在成长,目光所及无不显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通过种植蔬菜致富的谢家坪村人已经成为该县产业富民的现实“标本”。

据了解,近年来甘谷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培育优势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仅今年上半年,甘谷农民预计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552.71元,同比增长18.8%,以高效农业、畜牧养殖、特色林果业为主的三大产业唱响了“甘谷版”富民增收大戏,演绎了产业富民的精彩之路。

高效农业铺就农民致富路

十甲坪的农民张兴武是蔬菜产业致富的受益者,他在地头拄着铁锨给我们算起了账,“卖掉了春萝卜、西瓜,加上马上上市的西红柿、还能种一茬甘蓝,三个蔬菜大棚,能卖个7万元左右。”

“甘谷县在磐安镇区域通过塑料大棚的多层覆盖多茬种植,形成了以春萝卜套茄果类套叶菜类的一年三茬种植模式,简称‘五坪模式\’,亩产量1.3万公斤,亩产值达3万元以上,增收效果十分明显。”甘谷县蔬菜发展中心主任金菊琴说。

近年来,该县在高效农业发展上可谓百花齐放,形成了以磐安镇燕家村为中心的大棚韭菜栽培模式、以早春地膜马铃薯复种大葱(蒜苗)为主的川区蔬菜复种模式、以六峰镇中洲村大蒜复种大白菜(玉米)为主的两茬菜粮复种模式、以南后山冷凉区地膜绿色架豆王栽培为主的南后山冷凉区蔬菜栽培模式等“八大模式”,全县蔬菜种植面积24.6万亩;全县中药材种植种类达到10个大类,种植中药材面积5.06万亩,中党参、黄芪、红芪、款冬花、柴胡发展速度较快,形成了甘谷特有的中药材“五朵金花”,区域化、规模化的中药材优势产区已经形成。该县还积极推行商品沼气“进棚入园”、甘谷现代农业设施蔬菜产业示范区建设和五个市级农业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高效农业让甘谷大地处处生“金”,铺就了农民的致富路。(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看今朝风流 ——甘谷县经济社会发展变化透析特约记者史载

甘谷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建县的县份,是华夏第一县;甘谷有63万人口,是一个人口大县;甘谷经济总量小,是一个经济穷县。近年来,以勤劳著称于世的甘谷人民,扬长避短,后发赶超,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国庆期间...

甘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甘谷演绎产业富民精彩之路特约记者 李小哲)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