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少娟吴凯飞
【本报讯】目前,天水市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过渡时期,农业基础条件还比较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还不够完善,农民收入还比较低,但是,与全国全省兄弟市区相比,发展现代农业具备得天独厚的区位、自然资源、产业、科技、政策和品牌等多种优势。
——区位优势明显。天水市地处陕、甘、川三省交汇地带,东接陕西,毗邻宝鸡、西安,南通巴蜀,西通兰州、青海达新疆,北越六盘山到宁夏,具有承东启西、南拓北展的区位优势。随着宝天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和天定高速公路的建设以及其它一些重要交通干线的建设,天水市与周边省市的联系日益紧密,为加强农业对外技术交流合作、扩大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自然资源丰富。天水市气候湿润,光照充足,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有利条件,是全国夏菜和西菜东调的重要产区之一,也是全国苹果的重要产区,“花牛”苹果可与美国“蛇果”相媲美,“大地湾”蜜桃、“麦积”葡萄、“天萃”大樱桃在国内外果品展销会上屡获殊荣,形成了以苹果为主,桃、杏、梨、葡萄、甜樱桃等多果并举的格局。畜牧业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适宜各类畜禽饲养。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丰富资源优势。
——农业扶持政策良好。中央连续七年出台“一号文件”,2010年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三个优先”和“三个扩大”的政策,省上出台了马铃薯、草食畜、中药材、苹果、蔬菜5个产业发展规划和龙头企业扶持办法,为天水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的颁布实施,更为天水市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天水市将全力围绕建设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的战略定位,加强与杨凌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交流协作,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努力建设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平台。
——农业产业基础丰厚。近年来,天水市不断加大主导产业基地建设力度,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2009年,全市果园面积达到250.7万亩,果品总产量达96.23万吨,实现产值18.4亿元;蔬菜生产面积达到90.8万亩,产量达220.8万吨,总产值24.2亿元;畜禽饲养总量达1677万头只,肉蛋奶鱼总产量达18.19万吨。主导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明显加快。马铃薯、中药材、花卉等特色优势产业也得到较快发展。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全市新建、组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30多家,为天水市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天水市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各级各类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得到长足发展,天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正在争取升格为国家级。龙头企业科技研发能力不断增强,全市龙头企业中已建立省级以上研发中心5家。中国西部航天(太空)育种基地成为天水市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已育成航天蔬菜新品种18个,在省内及陕西、宁夏、新疆、内蒙、北京、四川、贵州等全国25个省区建立试验示范基地145处,累计推广航天品种种植面积90多万亩,产值达30多亿元。
——品牌优势明显。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全市已培育出花牛苹果、秦安蜜桃、下曲葡萄、秦安花椒等在国内外市场具有知名度的品牌。蔬菜“三品”达到40个,培育出了甘谷燕家韭菜,雒家蒜苗,五坪春萝卜,甘谷辣椒,武山洋葱、韭菜,秦州大蒜,马跑泉蒜薹等一批优质蔬菜品牌,有2个航天新品种列入国家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获得省以上名牌产品或著名(驰名)商标15个,注册了“龙果”、“宇航天娇”两个商标和“中国航天育种网”。
新闻推荐
□记者闫鹏飞【本报讯】9月29日,省信访局局长张兴照一行,在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韩岱成的陪同下,检查指导天水市的信访工作。当天,张兴照一行视察了新启用的市委信访接待室并听取了天...
天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水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