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巷道硬化成了示范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最大亮点,也成了最受农民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市级示范村主巷道全部硬化,支巷道大部分硬化,村组道路实现砂化,共完成巷道硬化351.311公里,硬(砂)化田间道路215.65公里,拓宽、整修、沙化农路559.1公里,兴修梯田48891亩,建成各类水利灌溉工程70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74处,100%农户吃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或窖水,60%以上的农户用上了沼气、液化气、天然气、电磁炉、太阳能等清洁新能源。有近50%的示范村率先探索,加大村庄整治力度,规划建起了整洁一新的新型住宅小区,引导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提升了新农村建设的档次和品味。全市农村普遍开展了以旧村改造为主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示范村“三清五改”开展面达100%,推进村达92.6%,有效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现象,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结束了部分村庄“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马路到村头、土路到炕头”的历史。示范村基本实现了村村有阵地、卫生室、文化室、农家书屋、学校、幼儿园、农家连锁店、远程教育网、广播电视、通讯网络及休闲文化广场,公共服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初步呈现出和谐文明的新气象……这些通常在城市里才有的词汇,被“克隆”到了许多农村。新农村建设让越来越多的天水农民过上了城市生活。好多群众都说,这简直是一个神话!
通过试点示范,示范村不仅迅速成为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佼佼者和领头雁,而且全方位领跑周边乡村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变。全市新农村建设正在经历着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实现着从慢步小跑向快步奔跑的跨越!
新闻推荐
□记者王小亚【本报讯】1月10日,天水市召开“三城联创”宣传报道活动总结座谈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柴金祥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继续坚持以宣传动员为抓手,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措施...
天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水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