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树平实习生李琳娇
【本报讯】3月17日,市委常委、副市长郭奇若在秦州区胡氏民居古建筑地下通道工程开工仪式上要求,要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的原则,积极探索古民居保护与利用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抢救修缮工作,做到保护与利用相促进,文化与旅游相结合。
胡氏民居北宅子始建于明代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是明代太常寺少卿胡忻的私宅,也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现存的明代官邸式庭院建筑群,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和旅游发展潜力。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后,市区两级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启动实施了胡氏民居维修工程,并在南宅子建成了天水民俗博物馆,在北宅子建成了太常第陈列馆。胡氏民居古建筑地下通道横贯秦州区民主西路,连接南北宅子,该工程的开工为南北宅子实行一票制管理创造了条件。
郭奇若指出,胡氏民居古建筑地下通道工程是市区两级政府的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做好该项工程的组织实施,对于加大古民居保护,为实施天水市“1135”区域发展战略,打造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建设连接周边省区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和国家重点旅游目的地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新闻推荐
□记者郝勤学【本报讯】3月17日下午,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传达贯彻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当前重点工作。省政协副主席、市委书记张景辉在会上讲话强调,全市各级党政组织...
天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水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