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玉国
依偎南山的葱茏,傍着藉河的清丽,还未走进石马坪中学,四周飘来的槐花就已把你陶醉。
倾听着这里一个个坚守于教学岗位上的老师,他们的爱岗敬业,他们痴情于教学事业的奉献精神,更让人醉心于这所被初夏的阳光包裹的校园的明媚。姚军林老师,就是这个群体里的一位佼佼者。
姚军林出生于1974年,1996年大学毕业后,就如愿地踏上了教学岗位,屈指一算,已经有了15年的教龄了。起初,他在乡下从教,是2008年调入石马坪中学的。在学校提供的一份关于姚军林的教育履历中,记者看到,他2001年荣获秦州区“园丁奖”,2002年所带班获市级“先进班集体”;2004年被天水市委、市政府授予“园丁奖”;2009年评为秦州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同年获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辅导教师省级二等奖;2010年被评为秦州区“中考先进个人”,荣获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辅导教师国家级一等奖。此外,他撰写的《农村学校如何推进教育创新》、《注重意识培养、强化能力提高》等数篇教育教学论文分别获省级一、三等奖。
如此骄人的成绩,他是如何取得的呢?在与姚军林漫谈式的交谈中,记者发现,作为一名教师,姚军林的成功在于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教育学”,其一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真心的爱护。其二是他勤于钻研教学,掌握了一套契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姚军林说:“我最开心的事,就是学生晚上放学后,常常在晚上打电话请教问题。虽然说时时响起的电话声影响了不到两岁的儿子的休息,但我心里特开心。”而让他同样开心的一件事,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作为一个老师,能够看到一个学生的进步”。
(下转第六版)(上接第一版)正是他这种忠于教育事业的赤子之心,让他结合学生的实际,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大潮中,总结出了一套独到的教学方法。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姚军林的授课方式凸显了“准、透、精”三个特点,而“深入浅出则是他的教风格。
七年级一班的学生姚海祥对记者说:“姚老师的课堂上,我们能学到不少东西,也易于掌握。”另一位同班学生廖文敏则对记者说:“姚老师的数学课总有出新的地方,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我以前最怕数学,现在也挺爱学数学的”。
这一句句出自学生之口的质朴之语,是对他最好的回报。然而,古人所说的“忠孝不能两全”的不幸之事,却在姚军林的身上发生了。2009年5月的一天,是姚军林一生都无法忘怀的一天。这一天,他的父亲横遭车祸不幸逝世,也就在当天,妻子在市第一医院分娩住院。作为长子,父逝子悲;身为人夫,理应陪护。但是,当时的姚军林既是九年级毕业班的班主任,也是科任教师,他虽知道因家事而请假合情合理,但他还是放不下班上的学生们。于是,他做出一个让所有同事都有些惊讶的决定,用一周的时间处理完家中的事情后,第二周返回到学校的课堂上。当时好些同事、朋友都想不通,善意劝他的人有,抱怨他的也有,但他一笑置之。
当记者再次提及这件事时,他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我的心里只有学生!”
常年累月的超负荷工作,终于让他的身体撑不住了。2010年8月,学校安排他担任七年级班主任,新生军训刚结束,只上了两天课,他突然就病倒了。这一次,他病得突然,也病得不轻,心率严重失常的他被连夜送往市中医院住院治疗。经检查,24小时内心脏房性早波达7000多次,医生建议长期住院治疗,并要求至少静养半年,方可工作。石马坪中学剡校长告诉记者:“他在医院里呆了三天,就背着主治大夫,跑到学校到找我,要求继续工作,”在没有到得学校领导班子的集体同意之后,姚军林不得已重返医院,坚持了几天后,就办了出院手续,硬是回到了学校,继续担任他的班主任工作和数学教学。
而姚军林对记者给出的解释是,“七年级的新生,正在经历一个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期,这个阶段对学生的成长很重要,可不敢马虎呀!”
他的回答就是如此简单,简单得让你难以置信。
古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胸怀一腔教育梦想的姚军林,正在用他的质朴、踏实、勤勉、尽责,谱写着自己的青春篇章。
新闻推荐
□记者王晓馨【本报讯】2011(辛卯)年甘肃省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第二十二届中国西部商品交易会暨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将于6月21日至24日在天水市举行。今年节会对各项活动进行了整...
天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水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