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群众办实事是有学问的,要了解民意,知道群众最紧迫的需求是什么,最切身的利益是什么。同时,要发扬民主,让群众参与办事的全过程,参与投资和建设,参与管理和运行,这样才能做到好事办实,实事办好,让我们看一个新鲜的例子——
7月15日《天天天水网》报道,秦州区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一项惠民工程,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严格操作流程和奖补范围、标准,今年上半年投资3000多万元实施项目97个,这些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改善秦州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秦州为民办实事决心大、力度大,而更值得称道的是抓住“一事一议”和以奖代补,科学地、有创意地为农民办实事。
秦州的这项工作全国农村都在开展,早在2007年财政部就印发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管理办法》,这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
“一事一议”是指在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乡统筹和改革村提留后,农田水利、道路修建等公益事业所需资金不再固定向农民收取,而是采取“一事一议”,通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来筹集。以奖代补,就是干得好,才有补助。以奖励代替补助,这是中央和地方财政的一种资金发放方式,涉及节能减排、校舍建设、县级财政等,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是其中一项,不同的是多了“一事一议”。
了解民意,办好民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政治经济学”意义逐渐彰显——
首先,两者相加是一个很好的组合,是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这里面有怎样为群众办实事的学问。“一事一议”,老百姓投票表决,群众自愿,权利和义务一致,公平负担,既解决了村组的难事,也调动了农民参与公益事业建设的主动性,搭建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平台。同时,以奖代补,民办公助、分清责任、严格管理、专款专用,推行报账制和公示制,接受村民代表的全程监督,确保了对规划、资金和项目的监督管理。
其次,坚持办实事,重实效,以社会效益为目标,重点支持农民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利益最直接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受到了农民的欢迎。秦州区坚持量力而行、村民自愿、民主决策、先易后难、注重效益、逐步覆盖的原则,实行村申请、乡镇初审、县级审批制度,做到完成一个、验收一个、拨付一个,实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常态化,从而确保了“一事一议”和财政奖补的有机结合,使良好的政治意愿和良好的经济效益相辅相成。
民主和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两个轮子,“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通过民主决策和科学实施作了朴素的注释。
了解民意,办好民事,我们才能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全力以赴,尽力而为。
新闻推荐
数学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和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叙述语言、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其特点是准确、严密、简明。由于数学语言是一种高度抽象的人工...
天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水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