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 赵继红
在希望的田野上,错落有致的二层新居在大地上矗立而起,炊烟在新建的房顶上飘荡,色红、粒大、肉厚、味浓的“元龙大红袍”花椒红成一片,核桃园里的核桃在青涩的皮下蕴藏着饱满的果实,红彤彤的柿子散发着诱人的味道,蜿蜒流淌的渭河水灌溉着勤劳致富的人们,绵延不断的秦岭山脉天地灵气滋润着改革创新的人们,四通八达的陇海铁路流通着天南海北的客商,这里便是地处秦岭山脉北麓、天水市麦积区东部,310国道和陇海铁路贯穿全境的天水市元龙镇。
综合治理打造和谐元龙
改变农村面貌是一项系统工程,元龙镇党委、政府并不满足于群众生活的富足,而是致力于农村的长治久安。
近年来,元龙镇以创建“平安元龙”、“和谐元龙”为基本出发点,镇里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效。连续多年被天水市麦积区委、区政府命名为全区政法工作“先进单位”、“平安乡镇”。
基层组织紧密结合元龙镇实际和案发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铁路周边地区、砂石场、单位消防、用电安全、校园安全、农机安全等集中整治安全活动,查隐患、堵漏洞,及时发现问题,限期落实整改,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已累计共开展安全大检查50余次。校园周边环境整治20次,查违章车辆1000余辆,打击赌博窝点6个,抓获聚赌人员30人,收缴赌具10副,赌资5万余元。
为切实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镇22个村88个村民小组,在充实治调组织的基础上,落实415个治安中心户,形成了镇村组户三级联防,与此同时,集镇成立了12人的安保巡逻队,并配发了警用器械,每晚3—5人参与巡逻值勤,较好地维护了地方治安秩序。在治安巡逻队伍的协助下,2012年9月成功催毁了70多人、涉及陕甘两省四个县区的大型“门徒会”非法聚众活动,有力地打击了门徒会组织,防止了门徒会在全镇的蔓延势头。
通过一系列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全镇呈现出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夯实产业促进富裕元龙
在产业发展中,元龙镇以“壮大支柱产业,提高城镇品位,打造经济强镇,构建和谐元龙”为目标,积极实施“农业稳镇、产业强镇、商贸富镇、科教兴镇、依法治镇和城镇化发展”六大战略,开创了元龙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形成了全镇上下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真抓实干的良好势头。
全镇以片区开发为重点,以项目为支撑,引进和兴建了一批发展前景好、致富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引进了花椒储存库二期建设项目、井儿村气调库建设项目、关峡村气调库建设项目、拌合站项目,争取到了关峡村生态移民搬迁项目、桑渠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底川农贸市场和关峡农贸市场建设项目。
全年,完成招商引资13000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00万元;完成项目争取300万元。
在农业发展方面,元龙镇在青龙、后庄、元龙、和平等四村共调运地膜5吨完成了春季顶凌覆膜1000亩,完成退耕还林2800亩,栽植苗木126814株;完成红苹果建园600亩,并在元龙镇白家庄完成核桃建园500亩;在青龙村完成梯田建设500亩;建成标准化放养鸡基地4个,进一步扩大了放养鸡养殖规模。
一条条街道,纵横交错;一幢幢装修一新的楼房,鳞次栉比;一排排大小商铺,生意兴隆……在大小街道和农贸市场上,销售的各类农产品堆如小山,前来赶集的群众熙熙攘攘,叫卖的吆喝声,讨价还价的商讨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昔日的元龙镇已焕然一新。
新村建设惠及千万农家
初冬时节,漫步元龙镇广阔田野,新农村特色产业建设的气息如同六月的天气,火辣而热烈;在元龙镇各处都看到一座座新盖的房子,也看到一张张农民惬意的笑容。
今年,元龙镇完成了杜家坪、上崖、元龙等三村新农村建设后续建设工程、井儿村移民搬迁四期建设工程。其中井儿村移民搬迁四期建设工程占地60余亩,总投资3700万元,总建筑面积15500㎡,共建两户一别墅式群众住房124套。至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室内外粉刷、门窗安装等后续配套工程。
实施了关峡村生态移民搬迁工程和桑渠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关峡村生态移民搬迁工程占地49亩,总投资1500余万元,共建64套群众住房。至目前,64套主
体工程全部完成。桑渠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占地42亩,总投资3000余万元,共建110套群众住房。截至目前,70套主体工程完成,40套正在开挖地基。
记者沿着一条平展的水泥路来到元龙镇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井儿村。“去年我们村里改了路,路面用水泥硬化了,现在大伙进进出出方便多了,村子里的花椒和核桃都能及时地运送出去,真正成了一条致富路。”见到记者,井儿村村支书韩全保首先打开了话匣子。据了解,今年,井儿村在河堤栽柳350棵,文化广场栽柳120棵、侧柏130棵,绿化道路小花园480个、安装太阳能路灯160盏的村庄亮化工程,310国道以南10000㎡果品市场硬化工程。完成井儿村四期移民搬迁工程和气调库建设工程。
上崖村新建文化长廊、凉亭、15公里栽植行道树,为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后庄村行道树300株的栽植,桑渠村安装太阳能路灯60盏的村庄亮化工程,每一个工程的后面是元龙人永不停歇的求是创业的发展脚步。
***助力农户脱贫
在陇原大地,“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这句话已深入人心,但随着双联开展得越深入,帮助脱贫的难度就越大。为此省委提出***,以竭力推进双联,助力贫困户脱贫。元龙镇全面完成了1530户(5994人)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工作。经过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完成了包括通镇桥梁建设、村组巷道硬化、堤防建设、排洪渠和挡土墙修建、田间灌溉、河沟治理和危旧房改造等一系列工程。
“1+1可以大于2”,结合当下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元龙镇审时度势,在镇机关和上崖、后庄等两村成立了电子商务服务站,积极为群众开展服务。
客商来到元龙镇,运出特色农产品,收获一沓沓钞票;旅客来到元龙镇,欣赏天柱山等独特景观,感悟大自然的美妙;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越来越享受到发展的富有和幸福。在这片既古老又年轻的希望田野上,必将绽放出更加光彩夺目的光辉!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苏叶)12月1日,省高院公布三起知识产权和环境资源的典型案例。案例一、2014年6月23日凌晨,马亮驾驶西安瑞腾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腾公司)车辆,装载数吨漂白粉(次氯酸钙),自西安出发,行至...
天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水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