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雪梅
9月24日,在市图书馆里,古籍保护部副主任李东晖正带着工作人员细致、专一地给古籍做函套,量尺寸、挂布、上竹签、封纸、上书签等一系列动作娴熟果断,而市图书馆里的一些珍贵古籍在函套里将会高枕无忧。“在全省的地市级公共图书馆中,给古籍做函套的就我们一家,看似简单普通,但这是保护古籍最有效可行的一种方法。”李东晖说,市图书馆有古籍藏书6万余册,其中善本藏书有1万余册,在省内地市级公共图书馆里,无论是数量还是藏量都位居首位,其中有5部古籍入选为国家古籍保护名录。这只是天水市文化旅游事业的一个缩影。
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天水市文化旅游工作坚持建设管理与宣传营销并重、市场规范与服务提升并举,着力抓好规划编制实施、投资消费拉动、景区景点建设、名镇名村打造、市场主体培育、产品开发升级、乡村旅游发展、市场宣传营销等重点工作,深入实施“旅游富市”战略,加快文化大市建设步伐,文化旅游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今年1—8月,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从3.67亿元上升到12.31亿元,占GDP比重从1.03%上升到2.22%;全市年接待游客从850万人次上升到2216.5万人次,年综合收入从46.03亿元上升到125.7亿元,年均增幅27.2%和28.2%。
2016年,天水的文化旅游事业更热闹了。6月22日,天水市举办了2016(丙申)年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第27届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实现了海峡两岸共祭;6月18日,“影像丝绸之路——天水摄影双年展”的开展,带给我们一场文化旅游盛宴;6月6日,随着首届“中国天水·李杜诗歌节”的开幕,在天水市刮起了一场诗歌风暴。还有祖脉文化论坛、川陕甘旅游联盟年会、万人千车自驾游等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的50多项活动及各县区“上九会”、大像山“浴佛节”、卦台山民祭等30多项节会活动的举办,都昭示着天水市在文化旅游事业上成绩斐然。
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天水市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旅游产业持续壮大、文物保护得到加强,而天水市文化旅游在项目建设上也不堪示弱、成效显著。马跑泉公园提升改造、大像山文化主题公园、回乡风情园、宁远生态园、轩辕文化产业园一期、凤山文化生态园、金龙山文化旅游园等项目建成运营;青鹃山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黄河雕漆文化产业园、峡门风情小镇、大像山文化一条街等重点文化旅游项目进展顺利;总投资10亿元的市文化中心项目前期工作有序进行,市图书馆新馆、文化馆新馆项目即将开工建设。
近年来,天水市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文化,积极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不断夯实文化旅游基础,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使天水市文化旅游工作一直在文化立市、旅游富市、生态美市的路子上前行,实现了全市文化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新闻推荐
10月18日,天水市刺绣大师刘云帆正在自己的工作室创作。为了挖掘、传承和发扬光大这一文化绝技,近年来,刘云帆依托当地的石窟文化、丝路文化、西部民俗等多元化文化
10月18日,天水市刺绣大师刘云帆正在自己的工作室创作。为了挖掘、传承和发扬光大这一文化绝技,近年来,刘云帆依托当地的石窟文化、丝路文化、西部民俗等多元化文化,创作出伏羲系列、民俗系列...
天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水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