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记者来到市一中,高三年级所在的教学楼内一片寂静,学生们或默念背诵或低头做题,一股浓烈的紧张气氛充斥着校园。“离高考越来越近了,感觉压力挺大的,尤其在学习特别紧张的时候,会出现烦躁、焦虑情绪,现在学校经常会进行一些模拟考试,成绩不好就会很担心,有时也会失眠。”正在复习的佳怡同学告诉记者,尤其在学习紧张时,再加上家长的唠叨和“过于关心”会让她压力大增更加烦躁。
出现焦虑正确面对
“考前出现一些紧张、焦虑的反应属于正常现象。适当的压力和焦虑感是一种动力,可以加强考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但过度焦虑就会带来负面影响,使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导致学习效率差。”天水一中心理老师李兆丽分析,考生要充分看到自己的实力,不要因一两次考试成绩不好而否定自己,也不要总拿自己的成绩去跟成绩好的同学比,可以紧张但不要忙乱,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
在李兆丽看来,学生出现考试焦虑症的原因很多,如自我期望过高、知识准备和应试技能不足、自信心不足等都会使学生在面对考试时产生焦虑。其次,来自社会、家长、老师的压力,以及同学之间竞争的压力,也会导致考生考试焦虑症的发生。
常听到考生担心地说,“考试发挥失常怎么办?”“考不好,不仅要被父母责怪,还要被同学嘲笑。”……李兆丽说,许多有考试焦虑症的考生都会有这样类似的担忧,也正是这些思想包袱影响了他们日常的复习及临场发挥,因此考生要端正思想、调整心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李兆丽认为,“中高考是一场综合素质的检测,既是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同时也是心理素质的较量,基础是实力,但不是结果;心态是关键,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获得好的成绩。”
知、情、行三个方面,为考生支招
李兆丽建议在备考阶段,学生们应从知、情、行方面,调整心态,增强信心,劳逸结合以最好的状态迎接考试。
认知层面上考生首先要端正认识,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因为中高考是对知识和能力的一次检验,是对现阶段学习的总结,也是为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学校提供依据,并不是“命运大决战”,也非人生终点。要正确定位,不要好高骛远,放下思想包袱,只要自己尽力了,就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情绪层面上,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因为愉快的心情与脑细胞的活跃度成正比;要有充足的自信心,因为信心是中高考成功的动力,要相信自己,经过平时的努力与充分的复习准备,一定能达到理想目标。
行为层面上,要远离电脑、手机等诱惑,提高学习效率;合理安排,认真复习;学会放松,缓解焦虑;饮食清淡,保证睡眠时间。
同时要学会调节,包括调节自己的学习节奏,生活节奏,调节压力状态。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其他同学得高分的方法未必合适所有人,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
李兆丽建议,家长们也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学习本来就紧张,心理压力大,家长过多的关心和不适当的指导,只会让孩子更无所适从。家长应做到内紧外松,不妨抽点时间多听听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以平常心迎接高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何郁】4月5日,记者从市卫计委获悉,为推进“健康天水”建设,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推动全市卫生和人口事业科学、有序、快速、协调发展,日前天水市制定出台《...
天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水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