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罗双红】《天水市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日前出台,意见明确,到2020年,全市所有县区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大班额基本消除,城乡师资配置基本均衡。
意见旨在合理布局义务教育学校,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大力提高乡村教育质量,适度稳定乡村生源,及时增加城镇义务教育学位和乡镇学校寄宿床位,着力解决“乡村弱”和“城镇挤”问题,推进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为加快天水市教育现代化步伐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意见明确,加快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和“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在生均公用经费等方面予以适当扶持和倾斜。到2020年,全市所有县区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有条件的县区试点推动优质均衡工作,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基本消除,义务教育与城镇化发展基本协调;城乡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大班额基本消除,乡村完全小学、初中或九年一贯制学校、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乡村小规模学校(含教学点)达到相应标准;城乡师资配置基本均衡,在乡村任教的教师待遇稳步提高、岗位吸引力大幅增强,乡村教育质量明显提升,教育脱贫任务全面完成;义务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意见要求,各县区要制订消除大班额的实施方案,建立消除大班额工作台账,对大班额学校实行销号管理。2017年起不再产生新的大班额;到2018年全市56人以上大班额比例控制在4.23%以内,66人以上超大班额比例控制在1.18%以内;到2020年全部消除超大班额,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推动城乡教师交流,城镇学校和优质学校任教的教师每学年交流到乡村学校任教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20%,其中骨干教师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30%。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洪野】近日,天水市气温不断攀升,秦州区的环卫工人们仍然坚守在保洁一线,2017年伏羲文化旅游节虽然已经结束,但为保障“节会”之后的城市环境卫生质量不下降,他们顶着高温忙碌于大街...
天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水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