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 天水市两区五县主城区将鸣放防空警报
本报讯【记者甄娜】 9月14日,记者从市人民防空办公室获悉,根据《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的规定,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依法于9月18日9时至10时、15时至16时,在天水市两区五县的主城区鸣放以下人民防空警报信号:
1、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1个周期。
2、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1个周期。
3.防灾警报:鸣20秒、停10秒,反复6遍为1个周期。
4.解除警报:连续鸣3分钟。
带着孩子出门在外,一不留神孩子走丢了该怎么办,于是,市场上出现了一种“遛娃神器”,也被人们称为儿童安全绳。目前,这款商品在网络上十分走俏,在某购物网站中搜索儿童安全绳,显示出的结果从品种到材质可以说五花八门,价格从十几元到上百元不等,销售量排名靠前的商家均有数万件的销售记录。可是,你知道吗,这个安全绳背后藏着安全隐患。
记者查阅相关知识了解到,市场上的儿童安全绳是一种可以将孩子“拴”起来的绳索,一端连接孩子,另一端由成人牵引控制,两头用魔术贴或简易锁将防丢绳的两端固定在手腕上。大多数安全绳长为1.5~2.5米,保证孩子能够自由行动。
本是被家长认为十分安全的儿童安全绳,因为在深圳的地铁上演的惊险一幕,让许多家长对其产生了怀疑。事情经过是这样的:一对年轻父母带着两个孩子(老大约5岁,老二约3岁)乘坐地铁。两个孩子各有一只手腕系着儿童安全绳手环,被连在了一起。进入地铁闸机时,爸爸刷卡进入后,姐姐先通过了闸机,而弟弟却被卡在了闸机外,幸亏家长及时发现未发生危险。之后发生的事情则更加惊险,一家人下站台候车时,列车即将关门,爸爸和姐姐在关门瞬间跑上了列车,而被安全绳“栓”住的弟弟和妈妈则被留在了站台,千钧一发之际,地铁工作人员及时发现这一险情,立即按压了“紧急停车”按钮,列车渐渐停下,连接两个孩子的安全绳断开。万幸的是,事件没有对两个孩子造成伤害,不过却导致地铁列车晚点6分钟。
许多家长把儿童安全绳作为带孩子出门的一个重要安全保障,却不知很多时候,在连上了安全绳的同时却带来了安全隐患。
从上述发生的案例来看,“遛娃神器”隐患不小,为此,记者在网上买了一款类似的儿童安全绳。仔细观察,记者发现,这条安全绳其实是一根内含钢丝外包胶皮套的弹簧绳,拉长后可达到1.5米左右。
市公安消防支队消防员告诉记者,这根儿童安全绳里面的钢丝非常坚硬,如果发生意外需要剪断,得要专门的工具。而且因为绳子太细,许多电梯无法感应到安全绳的存在。
记者做了一个实验,将儿童安全绳的一头系在消防员的手腕上,另一头系在假人手腕上,然后消防员进到电梯里,模拟孩子来不及进入电梯的场景。结果电梯的门并未感应到安全绳的存在,正常关闭运行。此时如果电梯上下运行,孩子就会被吊在电梯外,在电梯里的大人也会被拉伤。如果电梯仍未停止运行,由于安全绳非常结实,极有可能将手腕拽断。随后记者和消防员又找到了一部电动扶梯,消防模仿大人先于孩子走上扶梯,在拉力的作用下,充当孩子的假人,轻易就被拉倒了。
消防员表示,儿童安全绳存在的安全隐患不仅存在于电梯、扶梯等地方,地铁闸门、酒店旋转门,甚至是过马路的时候,都存在危险。因此,提醒家长:“要么就抱起孩子,要么就拉着孩子的手一起进到电梯里面。上扶梯的时候,注意拉着孩子,以防孩子被安全绳拽倒后手指被卡在扶梯里。尽量不要用安全绳,最好用手牵着孩子。如果要用,最好选择在宽阔、人少、车少的地方使用。”
新闻推荐
9月15日,第四届“李广杯”国际传统射箭锦标赛闭幕式上,外国选手和秦州区公园小学射箭队合影留念。本报讯【全媒体记...
天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水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