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预防
□本报记者 张玉平
市三院 举办老年痴呆健康知识讲座
本报讯【通讯员裴小琴】为迎接第21个“世界老年痴呆日”,普及老年性痴呆的相关健康知识,指导基层群众预防和识别老年痴呆症,9月18日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侯爱国一行5人,应邀到秦州区大城街道办事处,为社区的老年居民举办“关注老年痴呆”健康知识讲座,参与听讲的社区居民有100余人,得到社区群众普遍好评。
在讲座上,侯爱国副院长阐述了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和危害性。她指出,我国老年痴呆症患者已超过500万人,且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这个数字将更为庞大,老年痴呆症已经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影响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希望通过讲座,能让大家了解识别老年性痴呆,及时进行诊治,提高生活质量。
市三院冯育航医师采取多媒体形式,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讲解,为街道社区的居民了解老年痴呆症的发病原因、发病进程、病理表现、临床检查、鉴别诊断、预后护理等知识。
此次讲座不仅有效提高了老年人对老年痴呆症的认识,营造出社会关注老年人健康的氛围,获得了社区居民的一致肯定。参加讲座的社区居民纷纷表示,通过听课学到了不少知识,认识到自己在平时可以通过一些细节的注意预防老年性痴呆。
讲座结束后,市三院在大城街道办事处院里开展义诊活动,前来参加活动的居民将医务人员层层围住,有咨询心理健康问题的,有咨询睡眠障碍问题的,有咨询中医康复问题的。医务人员热情耐心地回答咨询问题、宣传精神及心理健康知识,为每个居民发放了“健康咨询卡”,方便人们随时电话咨询或来访就诊。同时,医院还发放了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00余份。活动受到了现场社区干部居民的热烈欢迎和一致肯定。
由于记忆障碍,老年痴呆症患者在家里则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9月21日是世界老年痴病日,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王根绪表示,从临床诊断来看,老年痴呆症一旦明确诊断,病程就会持续恶化,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家庭负担都会加重,如果患者提前筛查、干预和治疗,可能有近一半的患者不会进展到老年性痴呆的程度。
早期表现
王根绪说,老年痴呆症的早期表现就是记忆障碍,也就是记忆减退,计算减退,记忆保存困难和学习新知识困难,比如,刚说过的话或刚吃过的食物转眼即忘,还有使用的日常用品丢三落四,做事没规律等;另一种表现是空间定向障碍,在熟悉的环境中迷路,找不到自己的家门,东南西北分不清等;还有语言障碍,心里想到的事用语言却表达不出,甚至不认识自己的亲戚朋友等;失用症的表现是不能正确地作出连续的复杂动作,如穿衣时里外、前后顺序穿错,有些人吃饭时不会用筷子等;后期人格的改变表现为自私,孤独,对人冷淡,情绪不稳。这种人与平时的生活发生很大的变化,如穿衣不修边幅,不讲卫生等;“有精神症状的患者也属于老年痴呆的一种表现。比如幻觉、妄想、抑郁、徘徊、身体和言语性攻击、喊叫以及睡眠障碍等,曾经有一位患者,被家属送到精神病院进行治疗,后来诊断为老年痴呆症,于是又送到市一院神经内科进行检查治疗。”王根绪说,曾经治疗过一位老师,她经常会骂女儿偷了她的钱,这种情况就属于妄想、言语性攻击等。
“以前治疗过一位患者是位专家,他在写东西的过程中,不会写了,记不起来,但是他的意识里有他所需的知识,但有些东西就是回忆不起来,这就是老年痴呆症的早期表现。”王根绪说。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病变过程,这种病变与年龄、环境、饮食、遗传、文化程度、血管性因素有太大关系。事实上,人到了40岁之后,都会觉得自己脑功能下降,记忆力减退,这些情况都再所难免,如果经提醒还能想得起来,且不伴有生活能力的下降,这一般是良性健忘。如果出现总是忘事,尤其是最近发生的事儿,则需要引起重视。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是能够延缓发病时间和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提早预防
“随着社会进入老龄化,老年性痴呆患者也快速增加。”王根绪告诉记者,现在全球还没有治愈老年痴呆症的方法,唯一有效的手段就是如何延缓发病的时间。由于中晚期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大多生活不能自理,这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不少负担。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预防呢?
合理饮食 多吃鱼和鸡蛋,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脂肪酸;糙米、核桃、大豆中,吃白米和糙米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经常吃核桃能强健身体,又能延缓衰老,提高记忆,增强大脑功能活动;经常食用大豆可以摄取充分的植物蛋白,预防血脂异常症、动脉硬化还有抗癌功效。同时,饮食过饱也是老年痴呆症的一个诱因,不仅使人思维迟钝,而且是常常发生老年痴呆症的外在因素。
运动疗法 王根绪告诉记者,据流行病学家发现,预防老年痴呆症就别让自己的头脑和身体闲着,避免孤独、沉默、足不出户。闲不住的老人比孤僻的同龄人发病率低63%。
经常用脑 老年人退休后,应寻找一些自己的爱好,例如书画、音乐等,常学习、常用脑,还可以与老年朋友一起玩一些益智游戏。人在年老之后大脑也会萎缩,严重时会出现健忘、痴呆等症状,经常用脑、能与智力游戏,能刺激脑神经保持活跃,起到预防大脑功能退化的作用。
手指运动 中年以后经常做手指运动,有助大脑血流通畅,具体做法是:两手10指交叉,用力相握,然后突然猛力拉开;每天早上把小指向内折弯,再向后拔,反复做屈伸运动10次;用拇指和食物抓住小指中部,早晚揉捏刺激10次;把小指按压在桌面上,反复用手或其它物品刺激之,还可刺激手心,每次捏掐20次,也可揉搓中指指尖,每次3分钟。
良好心态 预防老年痴呆症,还需要控制基础疾病,保证血压、血脂、血糖的正常,同时要避免情绪波动的影响。老年人如果经常生气而没有人可以倾诉,就容易自闭抑郁,加上身体本来就有慢性病。因此,要尽可能多讲话、多交流,多参加活动,增加大脑中乙酰胆碱转移梅的浓度,起到推迟大脑衰老、增加记忆力的作用。
筛查方式
老人出现的记忆力减退等种种表现,家属怎么去判断是否患上老年痴呆症,王根绪告诉记者,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量表打分。17日来了一位老人,老人伺候老太太几十年了,但是最近发现干起活来丢三落四,健忘,好多事情想不起来,于是,就为老人做了一次量表,根据量表值的测算,该老人处于轻度认知障碍阶段,是老年性痴呆的前期。但是,如果出现总是忘事,尤其是最近发生的事儿,则需要引起重视。那么,通过以下方式也可以自行检查。
画钟法:让老人画钟,标出12个数字,指出11点10分。画一个完整的圆圈得1分,12个数字标对得1分,指针一短一长且相交得1分,时间标对得1分。得分为4分属正常,3分为轻微痴呆,2分为中度痴呆,小于2分是重度痴呆。
回忆早餐食物:让老人回忆早餐吃了什么,或者上一顿吃了什么,如果想不起来早餐吃了什么,则有可能是老年痴呆症。
1分钟说12种水果:在1分钟的时间内说出12种以上蔬菜、水果、动物的名称。正常人都是可以完成的,如果说不出12种以上,则很可能是老年痴呆症。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马哲】9月20日上午,由市商务局、市林业局共同主办的天水市电子商务论坛暨百世物流电商扶贫签约仪式在天水市...
天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水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