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闫波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到来,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已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也是各地进行祭奠活动的高峰期,人们将以各种方式缅怀英烈、祭奠逝者、祭扫灵墓、悼念先人、寄托哀思,表达对前人的怀念之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月2日至3日,记者走访了天水市部分丧葬用品店、南山公墓、烈士陵园等地发现,在天水市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传统祭祀方式,正逐渐被鲜花祭祀、扫墓祭祀、植树祭祀等新的祭祀方式取代,绿色祭祀之风让传统的清明节逐渐回归了“清净”与“文明”。
文明祭扫受推崇
在秦州区南山公墓,记者看到拿着香、蜡、纸、炮等传统祭祀用品的市民很少,大部分市民都手捧鲜花或者塑料花制品。
家住罗玉小区的李女士说:“今年我们家上坟就拿了几束鲜花和几根丝带,来代替往年的纸钱和纸扎。一方面是为了保护环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积极响应文明祭祀的倡议。”经询问得知,李女士夫妇都在政府部门工作,他们觉得应该摒弃以前祭祀的习惯,在继承传统习俗的基础上更要符合时代的要求进行文明祭祀。
“我带着孩子来扫墓,就放了一个花篮,清扫一下墓碑,主要是给孩子讲讲先人们的一些事迹,让孩子能体会现在生活的幸福和美好都是前人为我们铺的路,我觉得这是对祖先最好的祭祀方式了。”市民王强说。
菊花生意红火
纸货祭品冷清
鲜花祭扫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祭祀方式,这让以往十分红火的纸货祭品摊点看起来有点冷清。
泰山路一家纸货摊主说:“今年相对于往年来看,买纸钱等祭祀用品的顾客确实比以前要少一些,所以我们也与时俱进,专门制作了一批塑料菊花、花篮、黄丝带等,还与鲜花店达成了合作关系,当有顾客需要鲜花时我们会介绍过去。”记者注意到,虽然买纸货的人少了,但是不少的丧葬用品店门口仍然堆放着各种纸钱、纸扎,甚至还有纸做的别墅、豪车等。
在秦州区一家花店里,一簇簇黄菊和白菊在众多绿植的陪衬下显得十分亮眼。店主正在忙着修剪新到的菊花,她告诉记者:“以前,只有逢情人节或者其他重要节日了才会有不少人来买花,没想到今年清明节也成为了菊花的销售旺季。”
缅怀革命烈士
弘扬革命精神
在秦州区革命烈士陵园内,社会各界人士陆续开展“缅怀革命烈士,弘扬革命精神”的清明扫墓活动。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烈士陵园显得庄严肃穆,伴随着悠长肃穆的哀乐,每一队祭拜者神情庄重地敬献花篮,整理丝带,行鞠躬礼,向革命先烈致以无限敬仰和深切缅怀。
记者看到,新华门小学组织了学生代表胸佩白花,身穿校服在墓前默哀行礼,锦绣园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也在老师的引导下献花、默哀、倾听英雄故事……
三年级学生张琪告诉记者:“通过这次扫墓活动,我知道了清明节是怎么来的,也知道了这些烈士们很英勇,不畏惧战争,为国家作出了很大贡献。”
据烈士陵园工作人员介绍,从4月1日始,每天前来祭祀扫墓的人很多,这几天已经有2000多名悼念者参加了扫墓活动,参加活动的人员遍及教育、政府、公检法、文化旅游、社会福利、工厂职工及私企员工等各行各业。他说,现在所有前来扫墓的人都非常自觉,做到了文明祭祀,这种行为对于全市移风易俗、改变传统丧葬习俗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体现了社会文明,爱国爱家的优良传统风尚。
记者寄语:
文明祭祀关键在懂得含义。孔子曰:“慎终追远,明德归厚。”以祭祖活动来醇厚活者的道德,这是对我们祖先为何重视清明节,以及对清明祭祀意义的最好总结。
千年清明节,如今已沉淀为一种道德、一种文化、一种意识。我们祭祀先人,就是要传承孝悌传统、先人美德,不能如人所说,对老人活着不敬、逝后折腾,而要通过对先人的祭祀,更懂得珍惜今日的亲情和美好的生活。这样,祭祀的观念就容易从传统中转变过来,以文明的方式,表达对先人最好的记念。
新闻推荐
本报秦州讯【记者蔚军平】3月29日,记者从秦州区人民法院获悉,一男子借钱多年不还,被告上法庭后仍不履行还款义务。当执行...
天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水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