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徐媛
4月24日,天水市实验小学“以诗育人,绽放童心”第四届校园诗歌节大赛落下帷幕。历时一月的诗歌节,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他们通过线上投稿、线下创作交流的方式积极参与其中,并创作出2745首风格多样、感情真挚的诗歌作品。
“乌云是个熊孩子,
他伤害了我。
先是抢去了我的体育课,
然后发现没有玩具,
哇哇大哭,
幸好,
太阳妈妈赶来了,
把乌云骂了一通。
乌云只好低着头,
灰溜溜地走了。”
……
伴着悠扬的乐曲,10位获得一等奖的小诗人依次登台,朗诵各自创作的诗歌作品。孩子们用质朴真实的文字,饱含深情的言语,表达着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热爱之情。
在悠悠乐韵和朗朗诗声中,已接连担任四届校园诗歌节评委的青年诗人莫渡坦言道,每一届诗歌节,孩子们的诗总能带给他意外的惊喜,每点评一首孩子们的诗歌都是一次学习,孩子们的纯真影响着他!
童心孕育好诗,好诗润泽童心,诗歌点亮了童年的星空,孩子们灵动的诗歌语言,独特的创作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不仅触动了评委、老师的心弦,也让家长们交口称誉。
在得知孩子凭借短短的三句话,便获得此届诗歌节一等奖时,六年级二班李晓明的妈妈说,这是她预料之外的事。“孩子参加决赛回来,听完他写的内容和选题后,我便责备起来,怪他参加决赛竟只写了三句话。孩子却自信地说:‘我觉得挺好’。今天得知他获一等奖后,我也反复品味这三句诗,思考获奖的原因……”她感动地说,“感谢老师和诗人对孩子天然诗性的呵护,家长只有不断学习和提高认识水平,才能让孩子走在诗歌创作和欣赏的正确道路上。”五年级二班张蕴智的妈妈也感叹到,“真没想到孩子会凭借一首《无题》进入决赛。在我看来,他写的太天马行空,不着边际了,劝他斟酌再发,但他却执意以此诗参赛。如果当时孩子妥协,也便没了今天的名次。作为家长,我觉得再也不能抹杀孩子的天性了,孩子有他的角度,有他童真的一面。”
如果说一个孩子的成功是个案,那么一群孩子的成功却不得不让人将其与学校“诗意栖居校园”的办学理念联系起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实验小学有许多诗人,很多老师对诗歌感兴趣,校长更是十足的诗歌迷。四顾校园,学校的许多地方都展示着学生的诗作,甚至学校还专门设立了晒诗墙,五颜六色的纸张承载着孩子们的童心。
“孩子是天生的诗人,我们发起校园诗歌节,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想把孩子们诗人的潜能挖掘出来,二则是希望通过诗歌提升孩子们诵读经典诗歌和文学作品的兴趣。”实验小学校长王增梅告诉记者,提倡诗意栖居校园,是想通过诗歌的浸染,让孩子们拥有艺术、高雅的人生。
在此届诗歌节中,三年级四班共有五个孩子进入决赛,并有两个孩子获得一等奖、三个获得三等奖。班主任秦霞给记者说起自己班“中奖率”好的原因:“作为语文老师,我带一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关注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我认为应该从打基础的时候,就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我会选择一些朗朗上口的文章,让他们多读,再慢慢进行仿说,等他们学会拼音,学会汉字后,又引导他们仿写,通过这样一个慢慢的渗透方式,让孩子们用稚嫩、纯真的文字抚摸诗歌、走近诗歌。”
作为诗歌节发起者和组织者的魏磊老师告诉记者,开展诗歌教育的目的并不是想将每个学生都培养成诗人,而是想通过写诗,让学生尽可能早的去感知母语、感知汉语言,包括每一个字、每一个词中蕴含的文化,进而让他们爱上母语。
同时,魏磊引用著名作家谢有顺名言“诗歌教育既是教人抒发感情的教育,也还是教人如何节制感情的教育”告诉记者,发起诗歌教育的另一目的,便是想通过诗歌的浸染,抑制住孩子们的浮躁,让他们节制地抒发感情。
实验小学校园诗歌节现已成功举办了四届,面对孩子们的变化,诗歌节的另一发起者和组织者妥金录老师说,很明显的感受到孩子们能够更用心的去观察生活了,他们也做到了及时记录,这对他们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而且,很多曾经自卑的孩子通过写诗找到了自信心,这甚至对他们的整个人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六年级二班的朱佳妮曾经是个内向的孩子,但自从走近诗歌,她豁达了许多。“我写诗时非常平静,感觉很多烦恼和顾忌都得到了完全释放。诗写完了,我的心情也明快了很多。”朱佳妮说。
如今,实验小学“以诗育人绽放童心”诗歌节已成为该校一个重要的少儿文化活动品牌,同时也推动了天水市儿童诗歌的发展。如儿童诗人巩孺萍所说:“童年写一首诗,人生多一个梦!”,我们翘首期待实验小学第五届校园诗歌节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新闻推荐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冯丽娟】4月22日至23日,省政协常委、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侯文彬带领省政协调研组一行来天水市...
天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水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