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天水 今日清水 今日秦安 今日甘谷 今日武山 今日张家川
地方网 > 甘肃 > 天水市 > 今日天水 > 正文

天水图书文化事业的前世今生

来源:天水晚报 2019-05-09 18:44   https://www.yybnet.net/

邵力子先生捐赠的藏书

□见习记者 杨心雅

4月23日,在市图书馆举行的全民阅读活动上,天水师院文史学院教授聂大受作了题为《民国时期天水图书文化事业的发展及其影响》的专题报告,对民国时期天水市图书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及其社会作用和影响,做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该报告引起了很多人对天水市图书文化事业的关注与研究。为此,记者采访整理了相关报告内容,以便更多的读者朋友能够更为具体地了解天水市图书文化事业的前世今生。

◎繁盛的发展之路

素以陇上文化重镇著称的天水,文化教育历来比较发达。聂大受说,民国时期的天水社会教育,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渐进过程。1916年,天水县第一阅报社在西关设立,第二阅报社在大城设立。1919年,第二阅报社内附设的公立图书馆被单独分置,成为了天水第一个公立图书馆。1920年,天水教育会会长胡心如以教育会所藏经、史、子、集各类图书为基础筹建天水县图书馆。1928年在大城又建立中山图书馆,并增设了民众阅报社和民众识字处,后中山图书馆改建为儿童图书馆。1935年,天水县教育局将天水图书馆、通俗阅报社、儿童图书馆合并,称天水县立民众教育馆,馆址设于今市文化馆。当时,该儿童图书馆为全省唯一的一所儿童图书馆。

此后,天水图书文化事业在原有基础上迅猛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与繁盛。最突出的体现就是藏书品位极大提高和数量快速增长,且图书文化机构开始健全完善。1937年,前陕西省主席邵力子先生将自己私人收藏的大批珍贵书籍慷慨捐赠天水,为天水县图书馆的重新成立提供了充分的条件。1939年7月,甘肃省天水县图书馆正式成立,藏书以邵力子先生的赠书为主要基础,被民众教育馆合并的原图书馆藏书也一并收藏,馆址选定在今秦州区公园小学。

天水县图书馆成立后,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全省23个县级图书馆中,居于首位,其规模和品位为世所瞩目。1943年,甘肃省的县立图书馆全部并入民众教育馆,唯独天水县图书馆得以保留,成了全省唯一的一个县级图书馆,也成为当时全省仅有的两个公立图书馆之一。而此时,也有了“每日到馆阅览人数,与省立兰州图书馆不相上下”的繁盛之势。

◎志士仁人的无私奉献

民国时期,天水图书文化事业之所以繁盛都有哪些方面的原因呢?聂大受认为,天水重文重教的社会风气的形成与盛行是后来图书文化繁荣的根基,与此相随,一大批情系西北的志士仁人更是起了直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就是与大西北有着深厚情结的“和平老人”邵力子先生。邵力子早年任教于陕西高等学堂、复旦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31年至1936年先后任甘肃、陕西两省主席。公务之余,先生常到旧书摊书铺搜购书籍,并购得了大量有关西北文化、教育、历史、地理等方面的书籍,其中不少是古本、孤本。

1937年,天水学人冯国瑞在得知邵力子准备将其图书“还藏甘陕”时,多次陈说,希望“以之捐赠天水,建馆而公诸世。”并给于右任、吴稚晖等人去信,请其旁说。终于,邵力子毅然将自己私人收藏的一万六千余册图书全部捐赠天水。他说:“余深感西北为国防重地,文化事业,诸待提倡,图书馆之设备尤为重要,而天水且付阙如,今创为此举,余甚韪之。”

邵力子先生捐赠的这批珍贵图书,为天水县图书馆的重新成立奠定了基础,使天水县图书馆的规模和品位一跃而成为仅次于甘肃省立图书馆的全省县级图书馆之首,极大地提高了天水县图书馆在全省文化教育界的地位。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以后,今日的天水市图书馆的古籍书库,其主要藏书依然为当年邵力子的赠书。

聂幼莳则为这批图书的搬运历尽了艰辛。1938年10月,他先后两次,几经波折,亲自随护,终于将这批珍贵图书安全运抵天水。聂幼莳接任馆长后,搬住馆里,夜以继日,为新馆的建设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当时参与新馆筹建和书册整理的冯国瑞、汪剑平、王新令、聂幼莳诸先生,都是才学素养甚高,颇有声望影响的社会知名人士,他们的直接参与,对当时天水图书文化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另外,时任地方官员的重视支持也是一个不应忽略的方面。1937年,黄炘由清水调任天水县长。黄炘出身于书香门第,毕业于武汉大学,在清水任县长期间,兴教办学,颇有政声。在闻知邵力子先生赠书意向后,一方面积极配合有关人士,努力促成赠书善事,一方面多方筹集资金调配人员,筹建新馆,使天水县图书馆得以很快成立,并颇具规模。

◎深远广泛的影响

这段时期,天水图书文化事业的繁盛对当时天水的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特别是新的天水县图书馆的成立与运作,为天水乃至西北地区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利器”,为当时天水文化教育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938年,教育部战区教师第七服务团到天水,其中大、中、小学各种人才都有,时任天水县教育局局长的聂幼莳先生对他们一一作了妥善安置,为天水教育输入了新的血液。这些“中原士人”对西北、对天水了解甚少,所幸的是,刚刚成立的天水县图书馆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使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便利。后来他们中的不少人为宣传天水、宣传西北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进入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繁盛一时,这些活动常是以天水县图书馆为依托的。今天,天水市图书馆能被列为国家级图书馆,以邵力子先生赠书及民国初期藏书为基础的高品位的典籍是其重要因素之一。当今方兴未艾的志书、地方文史研究、旅游指南等,其资料皆可就近取之。

聂大受说:“图书文化在民国时期显居于天水文化的中心地位,它为天水各种文化事业的开展起到了依托和辐射的作用,促进了其他文化的繁荣,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远远超出了一般图书文化的功能,这在当时的甘肃乃至西北地区都是甚为突出的。而在这个过程中又造就了它自身的不断辉煌,其影响至今犹存。它对天水图书文化事业持续发展所起的奠基作用,弥足珍贵,值得称颂传扬。它从一个方面增添了天水历史文化的充盈丰厚,它的发展经历及所显现的巨大社会功用,在当今依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新闻推荐

秦州一案例 入选全国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典型案例

本报秦州讯【记者王莹】近日,记者采访秦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得知,在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

天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水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消防安全演练2019-05-08 11:30
猜你喜欢:
关注未成年人2019-05-09 18:44
评论:(天水图书文化事业的前世今生)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