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俊,现为武山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兼任天水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28年来,一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为天水市“222”市级学术带头人。曾荣获天水市十大科技推广奖、甘肃省百名农业技术推广标兵、天水市精神文明建设标兵等荣誉称号。
1988至1996年间,为了在武山县范围内推广地膜玉米种植技术,他经常出入田间地头,不断试验、示范、推广种植,把地膜玉米从渭河流域河谷地区一直发展到高海拔山区,为全县地膜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1999年开始,他常年住在马力镇北顺村,在该村进行日光温室蔬菜种植试验,经过不断改进、试验种植技术,打开了该地区不能进行日光温室蔬菜种植的局面。在办好自己主抓的的基地外,他充分发挥自己蔬菜种植技术过硬、经验丰富、与省市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交流广泛的优势,积极为全县蔬菜产业发展献计出力。
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是他一贯坚持的信念。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县上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加强绿色食品(蔬菜)认证工作。他先后主抓了武山的洋葱、胡萝卜、韭菜等绿色A级食品的认证以及“中国韭菜之乡”的认证等工作,为武山县蔬菜创品牌,打入国内外市场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王江俊2013年与甘农大协同承担《武山县尾菜肥料化利用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解决蔬菜尾菜乱扔现象,整治环境、增加有机肥,推进了蔬菜标准化生产的进程;在四门镇罗诺湾、洛门镇西梁、牟坪等地安排了浅山半干旱山区小麦复种西葫芦和油菜地复种架豆王种植模式、密度、品种等试验,引进筛选了秀玉、陇葫1号、碧莹、珍玉绿之秀西葫芦,红玉、甘农科院架豆王,试验成功后在全县推广5万多亩,为山区人民找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2011-2013年在高楼乡八院村与乡政府配合,成功建立了塑料大棚航椒示范基地300多座,去年以来先后在高尧、柳滩指导新建塑料大棚示范基地。
28年来,他承担了省、市、县项目二十多项,曾荣获农牧渔业部丰收一等奖1项、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2项、天水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天水市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天水市科技进步三等奖6项、天水市星火三等奖1项、武山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武山县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多项……王江俊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辉煌!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罗双红】为了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清除环境污染隐患,保障环境安全,连日来,武山县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项整治行动。从2月开始,武山县环保局对武山县机砖厂及小石灰窑、畜禽规模化...
武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