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奋力推进***精准脱贫工作中,我们决不能让任何一个贫困村落伍,决不能让任何一个贫困户掉队!”在武山县***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武山县委书记索鸿宾向全县人民掷地有声地作出承诺。
贫困是处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武山县的基本县情,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滞后、产业规模较小,该县大部分山区群众靠天吃饭的现象未得到根本改变,收入增长缓慢,2001年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1年被列入六盘山连片特困片区,是甘肃省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市、区)之一。
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勤劳智慧的武山人民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攻坚克难,自力更生,与贫困做着不屈不挠的斗争。尤其是近些年来,县委、县政府抓住双联行动、“1236”扶贫攻坚行动等一系列有利发展机遇,壮产业、夯基础、强保障、惠民生,有力促进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贫困人口从2010年底的17.85万人减少到2014年底的9.07万人,年均减幅12.3%,贫困发生率由41.95%下降到21.32%。2014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81元,增长13.7%。
加强领导
全面安排部署抓落实
今年6月9日,全省***精准脱贫工作会议召开,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扎实推进***工作的意见》和“1+17”***方案,全面打响了***精准脱贫攻坚战、大决战。全省***精准脱贫工作会议之后,武山县立即行动,于第一时间召开了县委常委会议、***工作座谈会、***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和***推进会,安排部署全县***工作,积极研究制定全县“1+18+8”***方案和作战图,迅速推进各项工作。
常言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武山县把领导带头作为***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县***指挥部,下设“一室十组”,具体负责各项工作。县四大组织主要领导包抓四个特困片带,每一名县级领导干部联系1个乡镇、包抓1个贫困村,在15个乡镇成立***工作站,在贫困村设立***工作室,形成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
建档立卡
确保贫困群众无遗漏
做好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是实施***的第一要务。该县按照贫困人口集中分布特点及地域因素,在全县划分出西部浅山区、北部干旱山区、南部浅山区、南部高寒阴湿山区四个特困片带,作为全县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推行扶贫对象实名制管理,坚持统一识别标准、统一数据口径,动态掌握基本信息,通过调查摸底、群众评议、乡村公示等程序,识别出扶贫对象2.67万户12.2万人,做到了底数清、问题清、任务清、对策清、责任清。对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准确填写《贫困村、贫困户登记表》和《扶贫手册》,因村因户制订具体扶持措施。
狠抓项目
完善基础设施改条件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武山县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推进群众脱贫致富的先决条件和贫困乡村“换穷貌”的重要途径。(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张富保家在城关镇南峪村的一个自然村,山大沟深,长期以来由于道路不通,所种的经济作物卖不上好价钱。“今年道路通了以后,我种的架豆王卖了好价钱。”他高兴地说。村里70多岁的老党员张大爷看到进...
武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武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