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新闻 耀州新闻 宜君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铜川市 > 铜川新闻 > 正文

看煤城铜川如何保安居

来源:榆林日报 2010-09-03 13:08   https://www.yybnet.net/

近年来,煤城铜川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的同时,相继建成了一批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住宅小区,一批又一批曾经居住在棚户区和采煤沉陷区滑塌区的群众喜迁新居,安居乐业。目前,铜川房价稳定,低于全国及省内同类城市。几百元的廉价房价格不到成本价的一半,高层商品楼房的价格每平方米低于周边城市1200—1800元。在发展中,铜川的广大市民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在一些城市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情况下,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煤城铜川,缘何房价低于全国及省内同类城市,让困难群众都能买得起、住得上、住得好?

铜川市委书记吴前进对这一现象作了回答:“铜川在推动经济发展中不片面追求发展速度,而是着眼于‘发展为了什么\’,使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百姓,大规模地建设廉价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既让困难群众安居乐业,又有效抑制房价,使房价保持平稳。”

在科学发展中破解住房难题

住房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是经济问题,更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民生问题。既要让群众住上好房子,又要让群众买房少花钱,对于铜川而言,确实是不小的难题。

铜川因煤而兴,也因煤而惑。长期以来,煤城铜川在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形成了总面积达267平方公里的采空区、沉陷区、滑塌区。过去,许多群众居住的是在采空区、沉陷区、滑塌区上建造的土坯房、砖木结构瓦房、牛毛毡房,且多为五六十年代建造的危房。这些人居环境恶劣的住宅区被称为棚户区。据调查,全市亟需改造的棚户区有235万平方米,涉及近4万多户、13万人,其中煤矿工人及其家属占80%以上,且多数为退休职工或下岗工人及家属,家庭收入较低。

如何改善铜川人居环境,尤其是解决好沉陷区、滑塌区群众整体搬迁问题,成为市委、市政府“5523”发展思路中亟需破解的三大难题之一。

发展是硬道理。但是,发展决不是片面地追求GDP的增长,而是科学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审视过去重建设轻生活思想遗留下来的住房问题,铜川市委、市政府在坚持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深刻反思“发展为了什么”这一执政主题,认为只有更加注重科学发展,把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办好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期待的实事好事,才能真正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体现党的“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

从2003年开始,铜川市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启动实施了棚户区改造和沉陷区滑塌区群众整体搬迁工程,在还是“吃饭财政”的情况下,政府每年投入上亿元资金,大规模地实施棚户区改造,建设廉价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特别是出台廉价房政策在全国是首创,同时稳步发展商品房,并制定最优惠的价格,最大限度地让困难群众都能买得起、住得上、住得好。

据统计,2003年以来,全市累计建成经济适用房、廉价廉租房等141万平方米,已有1.76万户、6.2万困难群众喜迁新居,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1958年建市之初的4.95平方米提高到目前28.17平方米,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且住房的品质和档次进一步提高,住房成套率达到70%以上。今年又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170万平方米,全市经济适用房、廉价廉租房开竣工累计已达311万平方米,为了彻底解决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铜川市将再用三年时间,实施总投资46.2亿元的铜川市中央下放煤矿棚户区改造项目,规划安置困难群众5.75万户、18.1万人。

大规模开发建设保障住房

保障群众安居,住房投入是关键,也是难点。唯有加大投入,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质优价廉的住房,才能彻底改善群众的住房条件,提升城市形象。

连续七年,铜川市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不到十年间,全市财政总收入由1亿多元猛增到2009年的21.06亿元。

随着市级财政收入的不断增加,市委、市政府并不盲目追求GDP的快速增长,而是把更多的资金用于大规模地开发建设保障性住房,解决中低收入居民和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连续七年,铜川市多方筹措资金数十亿元,加大老市区改造步伐,先后拆迁改造了青年路、小河沟、川口兰公房、三里洞、五一路南北公房等8个较大的棚户区,总计拆除危旧房屋57万平方米,动迁居民1.56万户;开工建设金华小区、兴业小区、荣华小区、翠溪小区、新区裕丰园小区等一大批廉价廉租房小区。棚户区改造居民户均住房建筑面积由原来不足20平方米提高到70平方米。同时,在小区中修建了花园、休闲广场、商业街、步行街,达到改造一片,美化一片,使城市环境面貌整体得到了改善。

短短的八年间,铜川市住房投资规模连年创历史新高。“十五”期间,全市完成房地产投资13.9亿元;2008年,全市完成房地产投资达到5.5亿元;2009年全市完成房地产投资一跃达到18.59亿元;2010年将完成23亿元投资。

通过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铜川市不断加大住房投入,完善住房供应结构,大规模地实施老市区棚户区危旧房改造、沉陷区整体搬迁和新区开发建设,带动了住房建设的飞速发展。

低价位保证居民入住新房

建房的最终目的是要让老百姓都能住上环境、设施较好的住房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铜川市从拆迁改造棚户区开始,便高度重视房价的控制,制订了一系列相关政策,确保中低收入家庭都能买得起新房,真正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困难群众。

2003年以来,市上制定了多条搬迁安置优惠政策,实行依法拆迁,温情操作;廉价房建设采取政府组织、市场运作、限价销售的办法进行,减免土地出让金等20项费用,把廉价房房价限定为每平方米680元,不到市场价的三分之一;廉租房由政府投入资金建设,租金每平方米1.3元,不及市场租金的四分之一。市上还制定了《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房管理办法》,实行“阳光”操作,公开办事程序,严把资格审核关,接受群众监督。

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降低房地产开发成本,让购房群众得到实惠。铜川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两放心、一满意”承诺竞赛活动,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机构、物业服务企业承诺践诺,行业自律意识普遍提高,形成了竞争有序、诚信健康的房地产市场秩序。在日常监管中,市房管部门严把房地产企业资质审核关口,严格商品房预售管理制度,强化拆迁许可管理,严格执行《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制度和推行使用“两书、一合同”规范文本,使市场从始至终得到有效监管,规范开发企业经营行为,切实维护购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全市普遍建立了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档案制度,历年来没有出现房地产过热现象,商品房价格和经济适用房价格均处于全省较低水平。铜川市住建局也因此被评为“全国房产管理先进单位”。

(据《陕西日报》)

铜川市棚户区改造后的新住宅小区

新闻推荐

感谢志愿者

当我们从铜川经过7个小时的车程踏上榆林这片神奇的土地时,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两张热情而友好的笑脸,她们就是我们铜川代表队的随团志愿者。在这短短的一周时间内,两位志愿者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也带...

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走,看田林画展去2016-04-13 21:48
评论:(看煤城铜川如何保安居)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