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1日,参加“传承优秀家训、宣讲家风故事”活动的家庭 代表和与会领导合影留念。
编者按:建设“转型铜川、美丽铜川、健康铜川、富裕铜川”,这是近日召开的中共铜川市委第十一届六次全会上确定的“十三五”期间铜川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市委书记郭大为表示,“转型是核心,铜川要在2020年完成资源型城市转型任务。”“美丽是气质,要内外兼修,做美城市,建好乡村,以文铸城,以文化人。”铜川是这样说的,铜川也是这样做的。铜川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启动以来,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丰硕成果。为全方位展现多角度呈现创文中的点点滴滴,本报推出铜川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特别报道。
铜川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理念,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紧紧围绕省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以创文“十大行动”为抓手,科学组织,强力推进,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显著提升,市民生活环境较大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铜川的城市和农村、大街小巷遍开文明花,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取得阶段性丰硕成果。
科学部署 形成强大创建合力
为全力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商洛市制定实施了创文“十大行动”。按照《陕西省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地级城市2015版)》要求,把5大项、30个测评指标、93项测评内容分解到全市各创文责任单位,确保了工作的有序开展。将创文工作纳入了全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之中。加大学习培训力度,邀请省文明办专职副主任鲍贻勇为全市领导干部作专题辅导,多次举办创建培训班。2015年9月,市政协主席张应龙带领23名政协委员对创建工作进行了全面调研,召开了专题协商会,提出了6个方面23条建议意见,市创文办针对意见专题研究,逐条落实,有力地推动了创建工作。组建创文义务监督员队伍,从离退休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社区居民、志愿者等不同行业聘请了100名义务监督员,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主体作用。委托国家统计局铜川调查队对各县区的创建工作进行了明察暗访和实地测评,客观真实地评估创建工作成绩与不足。
积极宣传 营造浓厚创建氛围
建立铜川文明网,开通栏目18个,编发各类稿件、图片新闻2764条,“文明铜川”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用户已达2800余名,刊登各类新闻1300条,《创文简报》刊发75期。专项活动的网络宣传坚持做到活动当天上网,组织策划的“核心价值观建设巡礼”在省文明网上线并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在中省文明网上稿665条,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陕西传媒网等门户网站也对铜川创文工作给予关注,对重大活动进行报道。在重点区域制作大型户外广告259块,墙体广告4750块3.4万平方米,全市出租车、公交车、客运班车、公交站牌、候车亭、商业门店LED屏高密度刊播宣传标语。印制了《铜川市民文明手册》、《新二十四孝》。通过一系列社会宣传活动的开展,使创建文明城市的理念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把握主线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富有成效
铜川市委将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纳入党员干部培训体系。按照顶层设计、分类实施、抓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在全市开展农村、社区、教育基地三大类试点创建工作。
在农村,以“美丽乡村·文明家园”为主题,以“十个一”为载体,扎实推动1个省级、18个市级“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创建。截至目前,全市共创建成市级示范村18个,区级示范村41个,各村呈现出主导产业发展,村容村貌整洁,乡贤文化初显,村规民约履行,村风民风淳朴的良好局面。
在社区,以“四和四美”为主题,以“八个一”建设为载体,高标准完成了3个省级、13个市级核心价值观示范社区创建。在机关、学校、企业,以“六个一加特色”为载体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创建活动,目前已建成10个市级教育基地。着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大力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
以各类传统节日为重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节日主题,精心组织“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传递了温暖,凝聚了根脉,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
崇德尚文 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切实加强
深入挖掘阐释“崇德尚文、海纳百川、埋头苦干、创新奋进”的铜川精神内涵,不断增强全市人民的情感认同、价值认同。2015年6月10日,由铜川市首届诚实守信道德模范、陕西好人、陕西省第四届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陕西闽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孝标自发申请,设立了唐孝标500万元公民道德建设基金,用于表彰奖励在铜川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中涌现出来的道德模范、铜川好人。
为了放大铜川好人效应,举办了“百名铜川好人”暨唐孝标500万元公民道德建设基金颁奖典礼,表彰了100名“铜川好人”,并由唐孝标500万元公民道德建设基金为每人提供1000元奖金,并向全市人民发出了“创建文明城市争做铜川好人”倡议。
组织开展了百名“铜川好人”事迹巡展、第四届省级道德模范事迹巡展暨宣讲活动,举办巡展88场次,开展好人交流活动326场次,直接受众达10余万人次,全国道德模范陈若星、呼秀珍及省市道德模范38人参与交流。市长杨长亚在观看百名“铜川好人”先进事迹展时强调,“铜川好人”已由个体发展为群体,成为铜川精神文明建设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品牌,要弘扬铜川好人精神,提升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水平。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1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8人荣登“陕西好人榜”,3人荣获“感动陕西人物”称号。市级以上道德模范75名。
关爱道德模范、礼遇身边好人出实招。“凡荣获市级以上“道德模范”、“劳动模范”、“铜川好人”等荣誉称号的公民,可免费提供停车服务。其中年过70岁的市级以上获上述荣誉之一的公民,社区可对其一名子女免费提供停车服务…。”这是铜川市新区秦岭社区礼遇道德模范“三优惠”制度的部分内容。2月3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梁桂在铜川新区秦岭社区调研时对这一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指出:这个规定看似很小,但意义很大,这种做法在全省都属首创,值得推广。2015年底为全市75名市级及以上道德模范免费进行健康检查。编辑出版了《德润铜川》,汇集了全市近年来市级以上道德模范和中国好人、陕西好人先进事迹,免费发放供市民学习。
组织开展“传承优秀家训、宣讲家风故事”和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在全市评选出20篇优秀的家风、家规、家训,并邀请5位同志现场宣讲了自己的家风故事。全市2户家庭获得“全国最美家庭”提名奖,8户家庭获得“三秦最美家庭”荣誉称号,5户家庭获得陕西省第11届“五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为了持续良好家风育人无声的作用,2016年3月启动了“传承优秀家训宣讲家风故事”巡讲活动,在全市掀起了又一轮晒家巡、议家风热潮。
制定规范志愿服务工作实施办法,成立了铜川市志愿者服务总队,全市注册志愿服务组织293个,注册志愿者6.5万余人,在全市73家社区建立了志愿者服务站。成立了陕西省首家市级志愿者培训学院,有力推动了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召开首届志愿服务工作表彰大会,拿出10万元,重奖全市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组织,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项目化。2015年7月,全省省级文明社区志愿服务负责人培训班在铜川召开,与会代表及省市领导对铜川的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以文育人 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铜川市把“文化兴市”确立为战略目标,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推动城市转型。国家首批示范项目市图书馆服务一体化建设全面完成,并入选国家公共文化政策研究基地,成功申报创建成为全国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2015年全市组织各类文化惠民演出400余场,举办科普下乡赶集、科技培训、科普讲座、健康义诊等活动220场次,让群众享受到了高质量的文化、科技、医疗服务。市文明办创新工作方法,通过派遣联络员、成立指导组、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切实加强对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等创建活动的培育、指导。目前,全市共有全国文明单位7个,全国文明村镇7个;省级文明单位92个;市级文明单位155个。
组织开展了文明交通宣传教育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五进”活动,重点整治七种不文明交通陋习。以“四要四不要”为主要内容,以十字路口为重点,组织文明交通志愿劝导服务活动。在公交车、客运站开展了“文明交通跟我排”“你让座、我点赞”文明乘车引导活动。广泛宣传文明旅游公约,扎实开展文明旅行活动。继续推进以“节俭惜福”“节约粮食”为内容的文明餐桌活动,创建文明餐饮示范店15个。制定了《铜川市企业诚信“红黑榜”实施办法》,建立企业诚信“红黑榜”发布制度,共发布红榜企业170家,黑榜企业51家,督促黑榜企业整改存在问题,形成了全社会褒扬诚信、鞭挞失信的舆论氛围,推进了诚信铜川建设。时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景俊海在信息专报上批示:“很好。要不断完善,坚持下去。”
齐抓共管 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建成8所市级“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关爱未成年人成长最美守护者”评选活动,促进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所接触最多、最频繁的人群发挥更好、更健康的作用,使得学校环境健康向上,家庭环境温暖和谐,社会环境清澈安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开展未成年人“心有榜样”读书讲故事暨《德润铜川》宣讲赠书活动,邀请道德模范深入各区县学校,为中小学生赠书,并分享自己的先进事迹,鼓励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从中获得文明、道德、美德。全市博物馆、纪念馆、革命遗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公益性文化设施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承办全省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工作会,并将商洛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工作经验在全省进行了交流。开展了“护苗2015”行动,深入开展“扫黄打非”集中整治行动,净化中小学校周边环境,还校园周边一片“净土”。
启动“崇德向善·翰墨铜川”中小学德育行动计划,举办“弘扬核心价值观,凝聚发展正能量”中小学德育成果集中展示活动6场。成功举办了铜川市首届千名学子汉服成人礼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加笄加冠”“礼拜师长”“学子宣誓”等传统成人礼仪,感知了优秀传统文化,收获了更多的感动和幸福,懂得了感恩与责任,为今后的成长提供了更多的正能量,活动在省内外引起巨大反响。
严格考核 确保创文工作落到实处
为全面推进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确保创文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商洛市印发《铜川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督导(督办)考核实施细则(试行)》,制定了详细的督导考核范围、内容和方式。考核工作由市创文办统一组织,按照“月检查、季评比、年考核方式”的方式,对创文工作任务进行督查落实,每季度对督导情况进行全市通报,年终进行汇总。
考核中考核组打破以往方式,不听汇报、不要人员陪同、不要提前安排考察点,严格按照省级文明城市检查测评办法的要求和做法,采取明察暗访、不打招呼、随机抽样的方法,点对点进行深入全面的检查考核。对照打分标准,逐项打分,现场评分,当天反馈问题,限时完成整改。
2016年,全市上下将按照“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形成特色、打造品牌”的工作思路,突出问题导向,扎实开展创建工作,确保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任务顺利完成。(市创文办 权洁组稿)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李胜会李铜川)金华山矿机电车间围绕该矿安全生产目标,抓好干部职工综合素质提升,强化电气设备维护管理,全力确保电器安全运转,为实现安全“零”目标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该车间把抓好干部职...
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