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辛成 通讯员 白益军)近年来,耀州区永安路街道解放社区重视邻里矛盾化解工作,不断创新人民调解工作方法,力促社区和谐稳定,先后排查调解各类矛盾纠纷43起,调解率、成功率分别达到100%,社区连续三年实现无调解民间纠纷引起的刑事案件、非正常死亡、群体性械斗和集体上访事件。
社区居民为了鸡毛蒜皮,张长李短之类的小事磕磕碰碰在所难免,调委会每天遇到的都是些难事、烦心事,琐碎事,该社区的工作人员凭一张“婆婆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情在言中。实际工作中,该社区善于创新,夯实了人民调解工作基础。社区根据地域,将社区划分为3个片区、23个网格,实行网格化管理,每个片区设一名网格长,同时设若干个网格员,定职责、定任务,每周由网格长组织所管理的网格员进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确保排查出的矛盾纠纷不出自己负责管理的“网格”;请法官、律师参到社区参与调解工作,讲评办案质量,指导协议制作和立卷归档等,不断促进调解工作规范化;围绕“你有事、我帮忙;你建议、我服务”的工作理念,探索形成了天天有服务,处处有温馨的“365”社区服务模式,为辖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采访中,社区居民纷纷反映调委会是群众的贴心人。居民黄淑玲常年有病且夫妻二人下岗,两个孩子上学,家里生活十分困难,丈夫因吃不了家庭贫穷之苦,他选择了离开,丢下他们母子三人,她和两个孩子生活失去了依靠,两个孩子要上学,一家人无生活来源,产生了轻生念头。调委会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动员社区干部捐助了500元,买来米、面、油送到她们母子手中,又主动为其申请办理了低保困难补助,并与黄淑玲谈心,开导并鼓励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勇敢战胜困难,在她们的亲切关怀下,黄淑玲深受感动,消除了轻生念头,对她们连声感谢。
社区的调解员始终坚持调解不留“后遗症”。他们勤动脑,尽力熟悉和了解相关领域的有关法律知识,琢磨当事人双方的心态和心理,依据不同人的性格特点、家庭情况对症下药,力求做到公平与公正。勤动腿,有空就串家入户,熟悉情况,及早发现苗头,在处理纠纷时,该热的热,该凉的凉,一次拿不下来,就两次、三次苦口婆心地做工作,对有些积怨已久的纠纷调解以后,还要注意动向,观察有无反弹、倾听是否有处理不公的社会议论。
多年来,通过她们辛勤努力的工作,解放社区调委会成为让党放心的“稳压器”,让群众满意“连心桥”。2011年被陕西省司法厅评为“省级标准化调委会”,2012年被铜川市司法局评为“三星级调委会”。调解主任房俊琴的先进事迹还在市电视台《政法天地》栏目做了专题报道。
新闻推荐
红土镇崾先村的村民在村口卖樱桃。本报讯(记者姜兴民通讯员王百平)“去年五亩樱桃卖了近十万元,今年产量也不错,心里高兴得很哩。”红土镇崾先村的白山红一边忙着采摘果子一边说道。近日,崾先村里的果...
铜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