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佟改言)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发展,是建设“四个铜川”的重要内容。铜川市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举措,实施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向民营文化企业和群众业余文艺团队拓展延伸,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文化繁荣发展,为改革探出了新路。
一是坚持先试先行,探索购买模式。铜川市从2012年起就着手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试点工作,制定出台了《铜川市购买公共演出服务试行方案》,以“政府买单、群众看戏”为原则,采取成本购买方式,由政府出资购买优秀演艺剧目,对惠民性演出给予支持。经过一年多的试点,政府购买公共演出服务这项惠民文化活动受到了基层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了城乡文化均衡发展,激发了艺术表演团体的活力,铜川市也成为在全省率先实施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演出服务的地市。
二是创新产品供给,实施购买服务。铜川市在文化产品供给方式上求创新,2014年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铜川市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方案》,明确了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原则、购买对象、种类条件、实施程序及保障措施等。2014年完成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演出服务200场,2015年完成400场,演出场次较2014年增加了一倍。通过购买演出将歌舞、戏曲、小品、快板等文艺节目送到全市各乡镇、社区、广场,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改革购买方式,吸纳社会力量。在推行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演出服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和方式的多元化,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铜川市转变财政支持方式,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制定出台了《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实施意见》,扩大了政府购买对象以及服务品种、范围,政府购买文化服务制度趋于完善。2015年,首次将民营文化企业宏显公司纳入到政府购买范围,购买“宏显大舞台”演出50场次,让广大群众享受到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和精神食粮。
四是重视群众文艺,扶持业余团队。连续两年开展“十佳”优秀群众文艺团队和“十佳”优秀文化志愿者评选表彰活动,加大了对文艺团队辅导培训、演出交流、资金支持、器材配送等方面的扶持力度。目前,全市群众业余文艺团队200余支,人数达到万余人。为了进一步促进群众文艺团队发展,在充分调研走访的基础上,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扶持群众业余文艺团队发展的指导意见》,从经费保障、场地设备、人才培养、平台搭建等多个方面给予扶持,并拟将群众业余文艺团队纳入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范围。五是实施菜单服务,注重评价反馈。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演出服务中,增加了“菜单式”服务,根据群众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演出,实现了文化服务的按需定制。同时,进一步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制定出台了《铜川市公共文化服务公众评价办法》,通过问卷调查、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调查等方式对演出活动进行评价、反馈,及时改进演出内容和形式,提升文化活动品质,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
2015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公众评价文化工作满意度调查,发放问卷800份,群众满意率88.8%,较上年增长了4.2%。成功举办了“唱响铜川”第22届消夏广场文化展演活动,共组织演出35场,演出节目450余个,观众人数累计6.5万余人次,群众满意率92.4%。在2015年全省群众满意度调查中,铜川市“文化生活”满意度为89.98%,排名全省第一。
新闻推荐
本报讯继4月18日市委书记郭大为带队赴国家行政学院积极联系对接深化市校合作事宜之后,国家行政学院高度重视商洛市照金干部教育基地培训工作,并迅速付诸行动。5月6日至8日,国家行政学院第十五期青年...
铜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