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新闻 耀州新闻 宜君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铜川市 > 铜川新闻 > 正文

老有所为,就会老有所乐

来源:商洛日报 2016-06-20 08:02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张欢欢

做烙画、学书法、刻葫芦、制根雕,七年前从供电局退休的张存平现在每天仍然忙得不亦乐乎。在张存平家十多平米的阳台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葫芦雕刻,格外显眼。“家里得有几百个葫芦,我晾衣服都没地方了。”张存平的老伴向记者感叹道。一见到记者,张存平连忙带我们参观起了自己的作品,热情地一一介绍起来,眼前这个老人似乎有说不完的故事。

张存平出生于1949年,曾是铜川供电局的一名工人,退休后的他突然多出来大把的空闲时间,已经习惯忙碌工作的他开始无所事事,便研究起了烙画。年轻时他就喜爱木板烙画,于是就自学烙画,但是苦于工作忙碌无暇顾及,这下退休了,时间多了,终于可以“老来乐”了。在张存平家中有着六十余幅木板烙画,题材有山水风景、民间故事、大家名画,光烙画机就用坏了三个,一做起烙画张存平不知饿不知困,有时晚上画着画着就到了一点了,但是看着自己的作品,他心中愉悦与满足交织。

在张存平家中,除了烙画,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那一个个雕刻精美的葫芦。张存平对葫芦雕刻颇有研究,2014年他的葫芦雕刻作品在铜川市手工艺品技能大赛中获得二等奖,他也获得了“铜川市民间手工艺能手”的荣誉称号。葫芦雕刻葫芦最关键,为了找到质地好的葫芦,张存平可是吃尽了苦头。有一回,听说小丘镇有个农户家里有不少葫芦,害怕葫芦被别人买走了,张存平急忙骑上电动车就往小丘跑,到了农户家中,看着一个个成熟的葫芦,他便掏尽身上所有的钱买了一麻袋葫芦,买了葫芦准备往回走才发现电动车没电了,身上又没钱,最后一个好心的饭店老板叫他充了电这才带着葫芦回了家。提起这些囧事,张存平的老伴是又好气又好笑,“你说他见了葫芦怎么就迷成这样了,都不知道留点钱回家吗?”

现在张存平每天的退休生活都过得很充实,练练字、作作画,每天至少都有四个小时花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年龄大了就图个开心快乐,我这些爱好,也能给我们家里的孩子营造个浓厚的文化氛围。”张存平骄傲地告诉记者,自己的两个孙女一个画画优秀,一个写字漂亮,在学校里都受老师的夸赞。

采访结束后,记者发现张存平的微信名字叫“胡芦庐”,果真是对葫芦雕刻爱得深沉,人到老年,学会求新求变,学会自己给自己找乐,生活才不会单调、枯燥。像张存平这样,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没事也能淘淘宝,不跟新时代脱节,把日子过得像诗一样,有所为就会有所乐。生命可能老迈,心灵一定要青春,花甲难得,值得欢乐,古稀至珍,更该庆贺。

新闻推荐

申河香谷湿地游

王英端午艳阳天,假日得清闲;儿唤去申河,扶娘同游览。昔日翻深沟,今朝越高桥;过去泥泞路,现在变坦途;破旧小山村,转身美家园。当年无人问,现今客盈门;寻访车如流,停放费全免。沿街招牌亮,吸引八方客;更有小吃街...

铜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川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老有所为,就会老有所乐)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