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贾敬光)质量是引领经济发展的标杆,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企业的生命线。近年来,市质监局紧紧围绕质量强市战略,采取宣传引导、名牌培育、建立企业联络员和维权保护四项机制,积极推进铜川产品向铜川品牌转变、铜川速度向铜川质量转变、铜川制造向铜川创造转变,助推地方质量品牌发展。
建立宣传引导机制。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组织开展有深度有影响的宣传《产品质量法》活动,并结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5?20世界计量日、6?9世界认可日宣传活动,向社会和群众宣传质量文化,传播质量声音,厚植质量理念,营造“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浓厚氛围。并邀请省上质量方面专家和知名学者,为部门领导和企业做《产品质量法》知识培训和质量强市战略讲座,为全市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质量环境。
建立名牌培育机制。市质监局积极推动政府对名牌产品的扶持力度,加强政策引导,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所在行业、发展前景等因素,对名牌进行归类和分级。建立名牌培育制度,定期跟踪走访,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成熟一批、发展一批,从产品培育、申报、后续监管及奖励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大力推进质量强市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培育省级名牌企业14家,产品18个,每个产品奖励20万元;市级优质品牌企业15家,产品15个,每个产品奖励1万元。为“四个铜川”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建立企业联络员制度。通过联络员为企业制定可行的品牌战略发展目标和具体规划,大力推进企业质量创新,以标准提档、质量升级、“品牌增效”为着力点,破解产业层次不高、品牌知名度不高、企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积极开展“定期上门服务”,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引导企业认识质量的重要性,打造产品有特色、质量过得硬、消费者喜爱、经济效益好的产品,增强企业创建省级名牌、市级优质品牌的主动性,把实施质量强市战略不断引向深入。
建立维权保护机制。市质监局建立与司法部门协调联动机制,落实信息通报,案件移交等制度,完善行政司法衔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对损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质量违法行为,敢于铁腕治理,依法依规严厉查处,切实维护质量安全。同时发挥和调动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形成质量社会共治的良好格局,打造铜川品牌新名片,为谱写追赶超越新篇章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新闻推荐
省政府参事室课题组来铜调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刘少明带队 郭大为等与调研组会面交流
本报讯(记者刘伟)6月15日,省政府参事、课题组组长刘少明,省政府参事室(省文史馆)党组书记、主任张祖培,省政府参事雷一鸣一行来铜川调研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并召开座谈会。市委书记郭大为,...
铜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