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路彦峰)商洛市2016年科技活动周日前圆满落下帷幕。今年科技活动周以“创新引领,共享发展”为主题,启动了全市科技***行动,开展了科技创新成果巡展、知识产权专家团队进企业,开展了科技服务进机关、进校园、进农村等特色活动,大力宣传国家科技政策法规,倡导科学生活方式。
一是全市上下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活动周,要求各级科技管理部门牵头负责,统筹安排,党委宣传部、科协组织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认真组织开展科技活动。市科技局、市委宣传部、市科协联合印发了《铜川市2016年科技活动周实施方案》,制定了《铜川市2016年科技活动周宣传方案》,对开展的各项活动和宣传工作做了周密的安排部署。市科技局在充分调研后,印发了《铜川市科学技术局科技特派员***行动安排意见》。各区县、市新区管委会也制定了科技活动周实施方案,方案结合各自实际,认真策划组织了各具特色的活动项目,做到了天天有活动,日日各不同。
二是启动科技特派员***脱贫行动,突出科技***。5月12日,铜川市科技活动周暨科技特派员***脱贫行动启动,全市组建了1个市级科技专家服务团、4个区县科技专家服务分团、15个科技扶贫脱贫专家工作队,共选派208名科技特派员入驻全市208个贫困村,率先在全省实现科技特派员贫困村全覆盖。力争要用三年时间,抓好贫困村乡土人才和实用技术人才的培训,通过传、帮、带、扶培育农民科技带头人,并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中介组织、种植大户提供科技服务,帮助解决农业科技难题,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园、示范乡、示范基地、科技创新型龙头企业和农业专家大院的培育和建设,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带动贫困村产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脱贫。在铜川市2016年科技活动周期间,市长杨长亚就科技特派员***脱贫行动做了重要批示,批示指出:“这一举措很需要、很重要。要发挥各工作队的作用,调动和发挥各特派员的作用,真正使科技扶贫、特派员队伍成为扶贫脱贫工作的重要力量”。
三是展示科技创新成就,鼓励创新发展。以展板和实物形式,汇集近年来全市获奖科技成果、优秀专利技术和科技创新产品,在各区县进行了科技成果巡回展。所展成果有电动车桥、电动汽车、防灾减灾气象预报指挥系统,有公路桥梁修筑技术、旱地小麦新品种选育、果业生产技术等等,这些铜川原创科技成果,不仅走在全省前列,有的甚至走在全国前列,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转型发展。
四是开展知识产权服务,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组织知识产权专家团队进企业、进工业园区、进农业科技园区开展知识产权送服务活动。专家团队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每个企业的特点,就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立、激励政策的制定等方面提出了真知灼见,就企业专利维权和开展贯标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做了详细的讲解,并帮助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进行对接,加强产学研合作,增强发展后劲。
五是开展培训交流,发展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紧跟中省“双创”政策,大力发展众创空间、星创天地。邀请专家在部分众创空间、星创天地,为企业负责人、大学生创业者开展有关创业法律政策解读、技能培训,引导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组织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创建主体开展相互参观学习和研讨交流活动,推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快速发展,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搭建平台、奠定基础。
六是开展创新创造竞赛活动,推进企业科技创新。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科技活动周期间,全市重点工业企业也积极参与,开展了技术比武、新产品研发展示和创新成果体验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科技人员的创新创造热情,更激发了广大群众和青少年依靠科技改善生活的新动能。
七是开展各种科普宣传和科学体验活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市、区县充分发挥科技场馆、流动式科普设施的科普宣传作用,面向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城乡劳动者、老年人开展互动参与性强的群众性科技活动,满足群众对科技的迫切需求,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共享科学发展理念,倡导科学生活方式。
活动期间,全市共举办各类科技活动50场,参加单位200个,参加活动人员1800人次,公众参与4万人次,开展科技咨询4300人次,制作宣传展板480块,发放各类宣传材料6.5万余份,培训农民1.5万人次。陕西电视台、陕西卫视、西部网、陕西科技传媒网、铜川电视台、铜川市人民政府网、智慧铜川等多家媒体先后宣传报道50余次,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新闻推荐
省人社厅调研组来商洛市督察调研 余洪生带队 张惠荣出席座谈会
本报讯(记者张乐)6月14日至17日,省人社厅副巡视员余洪生一行来商洛市,到区县人社局、人社窗口单位和基层社保所,对商洛市人社系统今年开展的重点工作、改革举措及人社信息化建设进行了重点督导,并召开...
铜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