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新闻 耀州新闻 宜君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铜川市 > 铜川新闻 > 正文

产业专业村铺就脱贫新路子

来源:商洛日报 2016-06-15 21:44   https://www.yybnet.net/

近日,陕西科技大学与印台区签订合作框架协议,重点在资源综合利用、新型材料加工、装备制造生产、果品深加工、中药材开发利用和人才培养培训等领域进行合作,进一步加快印台区脱贫步伐,力争早日实现全面脱贫。图为陕西科技大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包扶单位王石凹街道办王石凹村,分别与包抓的贫困户就产业发展、技术帮扶、资金扶持等方面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通讯员 王百平摄

本报记者 原玉红 张欢欢

六月的西古村,除了金黄的麦田外,便是一望无际的土豆苗。王小红站在自家地头,望着绿油油的土豆苗,还有半个月土豆就成熟了,他的心中对今后的日子充满了期待,脱贫再也不是遥不可及。

王小红是耀州区石柱镇西古村村民,因残致贫,家中上有老母,下有两个正在念书的孩子,生活捉襟见肘。“我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但我本身肢体残疾,干不了重活,直到加入了村上的合作社,这日子才有了盼头!”王小红所说的合作社就是村上成立的有明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为村上的贫困户免费发放土豆种子、化肥,统一种、统一收,村民不用承担任何风险,脱贫致富的决心更加坚定。

西古村走上土豆种植脱贫路不是偶然,村上已有近四十年的土豆种植历史,但近些年因为种子不更新换代,也没有技术指导,见不到收益,村民逐渐放弃了土豆种植。今年,为了确保贫困户脱贫,村上实地调研,科学研判,土豆适宜生长在海拔900米左右的疏松沙质土壤中,而西古村各项指标均符合。2016年,我国启动土豆主粮化战略,土豆成为稻米、小麦、玉米外的又一主粮。综合考虑,种植土豆是一条可行的脱贫路。目前全村47户贫困户,除一户没有土地之外其余都已签订了产业脱贫协议,计划今年种植500亩,其中有130余亩都是贫困户的土地,支部书记童有明告诉记者,一季下来,每亩按最低产值4000元估算,一年仅土豆收入,一户贫困户就是上万元了。

西古村的变化是商洛市实施产业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在铜川,像西古村这样的产业专业村不在少数,瑶曲镇刘村的油用牡丹、孙塬镇石塬村的花椒、王石凹街道办事处李家塔村的油用牡丹、关庄镇麻子村肉驴、瑶曲镇背阴村的黑猪、关庄镇北村的兔子……产业专业村已成为铜川脱贫攻坚主阵地。

以往,给贫困户捐衣送物,送米面油菜,是各级各单位的常规做法,使贫困户改善了眼前的生活困难,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可没有找到贫穷的源头,挖掉穷根。商洛市根据各村实际精准帮扶对象,精准帮扶措施,为贫困地区“量身定制”发展路子,夯实当地产业基础,形成可持续发展、长远发展、确确实实致富的新路子,向“靶心”发力,奋力挖掉穷根,有效防止了表面脱贫、暂时脱贫、脱贫又返贫、恶性循环等问题的发生。

市财政、扶贫等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铜川市产业***实施意见的通知》,这是商洛市在开展财政扶贫小额贷款贴息工作之后,针对产业***的又一项重大举措。《实施意见》明确产业***项目扶持方式分为贴息、补助与中省市项目扶持。扶持标准是根据量化评价指标综合评定后给予20万元到100万元不等的补助。项目立项按照申报指南及评价量化指标综合评定。其中贴息扶持是指对与贫困户建立合理紧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所发生的贷款,根据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利益密切联结机制户数,对其3年以内的流动资金贷款进行贴息,贴息额每年最高不超过20万元。补助扶持是指对企业、合作社在贫困村建设稳定的生产基地、且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种苗供应、技术指导、产品回购的给予补助;对吸纳或安排贫困户就业,实现稳定工资性收入的企业给予补助。标准为20万元到100万元。项目扶持是指对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产业的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在符合中省市各类农业产业项目申报条件的前提下按照带动贫困户多的予以优先申报,享受相关补助政策。同时,对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因地制宜推广发展林下经济,引通讯员王百平摄导贫困户发展林禽、林畜、林菜、林药产业的,给予林下经济产业项目支持。

耀州区关庄镇北村的任顺利一家就是产业扶贫政策最先惠及的贫困户。43岁的他几年前查出来肝硬化后,家里失去顶梁柱,日子过得一天不如一天,甚至连地里的庄稼都不如别人家的好。去年12月,北村的第一书记王奔锋了解到任顺利的情况后,把他确定为首批***产业扶持示范户,为任顺利送去了3只公兔,15只母兔,15个产箱和240斤饲料,经过不断繁殖,现在任顺利的兔舍已经卖出去两批兔苗了。“养兔子周期短,效益好,鸿伟实业有限公司前期给我们提供的都是免费的,又保证了销路,是条致富的好路子,以后的日子也不愁啦!”

产业专业化已然成为商洛市脱贫致富的新道路,全市产业***实施意见紧紧围绕区域特色主导产业,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扶持方略,以培育贫困地区优势主导产业和贫困户增收致富为目标,坚持“瞄准贫困、突出特色,整合资源、注重效果”的原则,通过支持培育壮大贫困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及企业等,引导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与贫困户密切利益联结机制,增强了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实现了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增收的双赢,因地制宜选择项目,扶持贫困户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增强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

在耀州区关庄镇麻子村,第一书记吕强给记者讲起了麻子村的专业产业———毛驴养殖。麻子村以往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要产业,为确保贫困户脱贫,关庄镇麻子村两委会经多方论证,成立了以养殖乌头驴、三粉驴为主的祥福养殖专业合作社,按照“合作社+贫困户”模式,采取合作社集中代养、年终分红的形式,可带动600户贫困户通过养殖毛驴和种植绿色饲料实现就业增收。目前已有8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引进驴苗60头,将在年底前引进500头,带动村上31户贫困户。

“给钱给物不如壮大富民产业”。商洛市把产业脱贫一批作为脱贫攻坚最根本的举措之一,加强顶层设计,大胆破旧立新,强化服务支撑,以超常规的举措和办法,转变扶贫开发方式,在实践中形成了“政府推动、金融撬动、企业(合作社)带动、市场拉动”的工作思路,按照北部山区发展核桃、中药材、肉牛肉羊,中部塬区发展苹果、干杂果,南部城乡结合区发展特色养殖、餐饮、商贸、服务、农产品深加工的规划布局,推行“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重点扶持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群众参与发展产业,趟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产业发展之路。

新闻推荐

铜川交警推新规助力创建省级文明城市

本报讯(通讯员朱水银李臻成)继3月1日商洛市交警部门推出城市道路停车人性化管理规定,极大缓解了城市停车难问题,受到广大驾驶人的好评之后,近日,交警部门再推便民新举措,创造性的采用了违法停车警告单,更...

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为科技兴企而奋斗2016-06-16 21:44
猜你喜欢:
评论:(产业专业村铺就脱贫新路子)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