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景民(右二)手把手地教书画爱好者书写技巧
本报记者 焦悦
“撇捺的关键是出锋,撇要有轻柔之美,捺要有阳刚之气。”7月21日下午,新区正阳路街道办朝阳社区书画室里热闹非凡,朝阳社区朝阳书画社举办为期一个月的义务教社区学生书画的消息一经传开来,立即吸引了数位家长带着孩子慕名而来,这不,书画名家一进书画室,就立刻被这群小书画爱好者包围了。
“我知道今天来的都是铜川书画界的“大咖”,早早就给孩子报了名。”殷祎可家长掩饰不住的兴奋。
铜川书画界的“大咖”,到底有多大?朝阳社区党支部书记杨文带记者长了见识。单说说今天到场的———周景民,陕西省老年书法学会理事,铜川市老年书画学会新区分会会长,而在这里的头衔是朝阳书画社会长;张振增,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张万盈,铜川市老年书画学会新区分会副会长,兼任朝阳书画社副会长;白福才,铜川市老年书画学会新区分会副秘书长;王世秀,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铜川市美术家协会理事、铜川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光听听这些头衔,就让记者咂舌不已,更不用说还没到场的。这些“大咖”,随便一个拉出来都是身经百战,各种荣誉傍身的书画名家,但是今天,在朝阳书画社,他们俨然是最平凡的老师,耐心地解答着孩子们研习书画时常见的问题,纠正他们的拿笔姿势、坐姿,一笔一划,一撇一捺,手把手地教,给他们传授书画技巧是毫不吝啬。他们将毕生所学之技艺毫无保留地教授给下一代,让这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能代代传承,于他们而言,是欣慰,是畅快,为此,付出多少努力和汗水都毫无怨言。
成立于2011年的朝阳书画社,由商洛市30多位爱好书画并擅长书画的离退休老干部组成,年龄最低的已有50多岁,而年龄大的像书画名家张志贤、张立学、杨九长等已步入古稀之年,而李自立老人更是已步入耄耋之年。
作为商洛市首家社区书画社,朝阳书画社成立之初便定位为集书画交流、培训、展览于一体的文化交流场所。杨文表示:“在社区成立书画社是文化进社区、书画艺术进社区、为民服务进社区的具体举措,可以丰富社区居民文化活动,提升文化品位,提高居民精神生活。”
每逢春节,书画“大咖”们集体出动,走进广场,在冬日的寒风中一站就是半天,连续十几天为各个社区的居民们义写春联;每年孙思邈文化节时,走上药王山为来往游客义写义画。通过这种方式,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也是他们心中的坚守,让传统文化更接地气。
自成书画院立以来,书画社已经收集了30多幅省内外名家作品供居民观摩,成员们还多次收集、创作作品在社区、阳光广场、市图书馆展出,装裱、搬运,他们亲力亲为。就像周景民老人说的:“作品是孩子,是媒介,是希望,让更多的人爱上书画,研习书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问起张振增老人何以坚守书画阵地,对这个出力费神的义务工作如此热心,他情真意切地告诉记者:“我一直坚信,社区精神文明是社会精神文明的一部分,在社区基层搞文化活动是为提高社会精神文明做贡献,通过积极向上的活动可以挤压、甚至杜绝不良的社会活动,所以,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搞好这一文化活动。”
“这几位书画‘大咖’,让社区的书画氛围越来越浓厚,他们都很热心、积极,又热爱书画,是社区书画文化最有力的传播者和践行者。”杨文告诉记者。看来,书香画墨已经在朝阳社区浸润出了独特的社区文化。
“老来退休何所事,琴棋书画诗酒茶”。对于离退休老干部而言,能将这一爱好实际运用,让传统文化在社区生根发芽,而他们老来还能发挥余热,对此,他们乐得其所,乐在其中。
新闻推荐
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 研究商洛市贯彻全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座谈会精神意见 郭大为主持并讲话
本报讯(记者徐国玺)7月29日,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学习传达全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座谈会精神,研究商洛市贯彻意见。市委书记郭大为主持会议并讲话。5名市党代表列席会议。会议指出,要认真学...
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