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洋
随着扶贫开发工作进入“啃硬骨头”的关键时期,近年来,金融扶贫成为助力***的重要力量。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服务和践行党的十八大做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会议精神,树立金融机构的政治担当和社会责任,作为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全国唯一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联系点以及全国唯一的“金惠工程”重点推广区,铜川市充分依托当地特色,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进一步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充分发挥金融支持扶贫攻坚的助推作用,努力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扶贫大格局,在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以政府在脱贫攻坚中承担的主要职责为导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了政策保障体系。铜川市充分发挥政策引领作用,积极出台《铜川市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实施意见》;按照投贷结合的方式,协调政策性金融资源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及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农业保险,重点为贫困地区群众提供风险保障,为贫困户生产经营兜底。目前,铜川市在农险实践与创新方面表现活跃,结合政府与行业力量,开展保险承保机制创新,实现全国首家设区市小麦、玉米政策性农业保险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开展政策性樱桃保险试点等,这些实践活动切实地为当地农村居民提供了风险管理服务,也为未来“三农”保险的系统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导向,实施精准到村到户到人的金融支持,提高贫困人口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铜川市积极推进生源地助学贷款,防止因学返贫;启动建档立卡贫困户信用评级,开展财政惠民补贴资金“一卡通”担保贷款,支持金融机构向贫困群众发放最高5万元、三年期信用贷款,财政全额补贴;积极推进一元民生保险、农房保险及农村小额保险。尤其是推出的由政府投保、为辖区所有城乡居民和暂住人口缴纳的“一元民生保险”惠民政策,它具有公平性、防范性和普惠性,且给社会释放了一种正能量,这种“政府出资,保险赔付,个体受益”的救助运行模式非常值得肯定,这样的保障政策,远远比事后单纯的奖励来得更让人放心,也更有实效性和持续性。自然而然地,它必将助长社会公众的见义勇为之风。同时,“一元民生保险”中的“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更是为老百姓在天灾之后解决了燃眉之急,让公众的权利得到了最大的保障。“一元民生保险”实现了政府、社会和个人的三赢,它不仅分担了政府救济救助的重担,而且在保险社会化的同时让惠民政策更好地落实到每个人,最终利益最大化的是老百姓。如此,“一元民生保险”般的民生保障多多益善。
以产业扶贫为导向,加大对农村新型市场主体的金融支持,助推贫困地区特色产业脱贫。铜川市积极开展互助协会组建工作,设立“生猪产业发展互惠担保基金”,开展“诚信纳税贷”、“果易贷”等,紧紧围绕区域特色主导产业,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扶持方略,通过支持培育壮大贫困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及企业等,引导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与贫困户密切利益联结机制,有效增强了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实现了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增收的双赢。现在的扶贫不是过去的捐款捐物,需要更进一步采取“输血”和“造血”的办法,而产业扶贫是造血式、可持续的扶贫,是可以扶到“点子上”和“根子上”的***,也是社会力量参与***的优势所在,非常利于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使被帮扶地区实现经济与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金融服务脱贫攻坚有着放大效应、普惠功能、精准特点三大体制机制优势,为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近年来铜川市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在金融扶贫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成绩斐然。下一步,应致力于构建长效的政保合作机制,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导向作用,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支持扶贫,大力发挥金融工具在脱贫工作中的促进作用;大力推进银保合作和农村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人身保险及财产保险,广辟资金来源,向金融机构提供长期、低成本资金;创新金融扶贫产品和金融帮扶方式,鼓励金融机构延伸服务网络,下沉服务重心,防范金融风险,做好金融和扶贫信息对接共享,强化考核监督,确保金融扶贫取得实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重要支撑。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张向)7月20日,黄堡工业园区举办第八期耀瓷文化大讲堂,邀请著名作家和谷作黄堡文化专题讲座。商洛市文化界、陶瓷界部分人士,王益区宣传文化部门领导干部,园区全体领导干部参加了本次讲座...
铜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