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净辉家住印台区阿庄镇长峪村,自幼家庭清贫,母亲患有癫痫,不能劳作,一家三口仅靠父亲路双锁料理的几亩薄田过活。2003年,母亲因病离世,丢下年幼的他和父亲两人相依为命。懂事的路净辉为了帮助父亲分担养家重任,初中还未毕业,就毅然踏上了离家的路,只身一人来到陕北一油田打工。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正在工作的路净辉因突发事故受伤,不幸失去左臂,当时的他才19岁,正值青春年少。这一变故不仅让本就艰难不易的生活雪上加霜,就连他的心里也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霾。
2009年,就在路净辉处在困境的时候,曾经的同学杜红艳走进了他的生活,当时杜红艳的家里坚决反对这门婚事,甚至要与她断绝关系,“他家的日子那么穷,他又残疾了,你跟了他就只有吃苦的份。”但杜红艳却一门心思认准了路净辉,“他好强,不认命,对生活有信心,我觉得他能靠得住。”凭着对路净辉的欣赏和认可,杜红艳不顾一切地嫁给了他。此后,路净辉对生活又重拾起了信心,“有了媳妇,我就得想方设法让她过上好日子。”不甘落后的夫妻俩在镇上开了个店铺,经营电动车、摩托车等,但生意不景气,外加欠账太多,最终店铺因周转不开而关门。
路净辉上有常年吃药的老父亲,下有步入校门的女儿,妻子杜红艳是地道的农民,在家照顾父亲之余种点地,一家人主要依靠他在附近打零工才能勉强维持生计。2015年11月,商洛市正在进行脱贫攻坚建档立卡工作,镇政府、第一书记、村支部经过摸底排查,将路净辉一家确定为贫困户,可路净辉并“不以为荣”,要强的他甚至觉得成为贫困户是一件“丢人”的事情,坚决要退出贫困户,后经劝说才同意接受帮扶。
年迈的父亲常年有病,吃药不能间断,孩子又正在上学,即便是义务教育,每个月多少也需要一些生活费,这笔开销对普通家庭来说可能不在话下,但却让生活原本就已紧巴巴的路净辉一家越来越贫困。时间久了,生活的穷困和繁杂琐碎的小事,让内心压抑却不能言说的路净辉几近崩溃,多少次,他一个人漫无目的地走在田间地头放声哭泣。然而,回到家里看到年迈的父亲、贤惠的妻子和幼小的女儿时,他心中总有一个声音在重复着:“一定要撑下去!”
“在困难面前,我决不能低头。”路净辉反复告诉自己,只要勤劳苦干,生活一定能好起来,一定能够摘掉贫困的帽子。为了早日脱贫,过上好日子,路净辉经多方打听考察,决定种植圣女果。“以前家里种过西红柿,种出来的西红柿又大又甜。栽植圣女果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当年就可以挂果收获,既能把荒废的土地利用起来,又能带来不错的经济收入,我觉得这是个好事。”路净辉对栽植圣女果充满信心,但家里经济来源单一,缺乏发展资金,一度让他头疼苦恼。正当自己苦于没有启动资金,打算放弃时,村里的扶贫工作组得知此情况,主动帮他联系了5万元的贴息贷款,还组织他去专业基地学习观摩栽植技术。
有了扶贫工作组的鼓励和支持,路净辉干劲十足。五月天,天气已然炎热。但在地头,人们总能看到一位皮肤黝黑、动作轻快的小伙子在忙活着,一干就是一天。去年,路净辉植了3亩圣女果,期待着丰收的喜悦。然而命运总爱和人开玩笑,2016年9月的一天,路净辉的父亲路双锁因突发脑梗被送进医院,正在地里采摘圣女果的路净辉得知消息后,立马放下手头的活飞奔到医院照顾父亲。当时妻子杜红艳身怀六甲,又要照顾年幼的女儿,完全顾不得地里的活,孝顺的路净辉只得放弃圣女果的采摘,留院照顾老父。9月是圣女果的销售旺期,收购价近两元一斤,比平时的价格翻一番,地里的圣女果接了一茬又一茬,但因缺乏劳动力,又没有钱雇人,路净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果子全坏在地里。
父亲路双锁的身体略有好转,路净辉就赶忙回到地里开始摘果贩卖,他抓住机会,与镇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取得联系,请其帮忙代销他家的圣女果,拓宽销售渠道。与此同时,为了增加收入,他一边和妻子搞种植,一边在村里做零工。功夫不负有心人,收入慢慢增加,条件得到了改善。去年一年,他家种植圣女果收益就达1.5万元,在还清外债的同时,还修了几间平房。
现在,路净辉一家将种植圣女果干得有声有色。为了更好地学习技术,他多方奔走,认真钻研,向附近种果大户请教学习。凭借着自己的勤劳苦干和去年的丰厚收成。今年,路净辉又承包了10亩地,种植了13亩圣女果。今年2月,路净辉和妻子又喜添一个儿子。看着一家人逐渐摆脱了穷苦的日子,生活越来越好,路净辉很是欣慰。对于未来,路净辉也设想了许多:“通过种植圣女果,我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下一步,我希望能带动村民,尤其是和我一样的贫困户一起搞种植,让圣女果经济在我们这儿形成气候。”
午后的阳光斜着洒进屋里,在新铺的水泥地上照出一片光亮,窗外的树枝经风一吹摇摇晃晃地舞蹈着,远处翠绿色的山头生机勃勃。屋内,妻子杜红艳正抱着三个月的孩子安然入睡。屋外,路净辉扛着锄头又踏上了辛勤的劳作之路。(本报记者 李兵 盛四喜 田甜 见习记者 张梦焕)
新闻推荐
华商报铜川讯(记者袁小锋)5月26日,铜川市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建立网上群众工作部的实施方案》,决定建立网上群众工作部,此举系全省首创。网上群众工作部将建立群众诉求集中受理、自动交办、...
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