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咱老百姓。”这首耳熟能详的中华民谣正在印台大地广为流传。一座座“连心桥”、一条条“富民路”、一场场攻坚战都在争相诉说着印台区在追赶超越征程中激情鏖战、破浪前行的故事。
印台区是郭秀明的家乡,十多年来,秀明精神激励着印台各级党员干部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仲夏时节,放眼印台城乡,设施建设现场机器轰鸣,产业基地人头攒动,人人以追赶为己任,个个以超越为指向,处处涌动着决战贫困、奋勇争先、追赶超越的热潮。那一连串喜人的成绩,是23万人民用心血和汗水谱写出的赞美之歌。
党建铸魂引领追赶超越
印台区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凝聚党员干部合力,强化党建引领,打响党建品牌,激活基层党建一池春水,激励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在推动区域追赶超越主战场发挥作用。严格“三会一课”制度,以“五学”“微党课”“一考十问”为载体,推行党员“集中活动日”,探索党员积分管理,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今年年初,印台区分批次组织党(工)委书记,镇(街道)党委副书记、镇党委组织委员开展述职评议;建立党建联系点24个,开展阳光承诺5236人次。以“学秀明见行动、强党建促脱贫”主题活动为载体,在全区深入开展“责任落实、固本强基、选贤用能、示范引领、督责问效”五项行动,通过支部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等19条具体措施抓落实,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的工作优势。
坚持打造亮点,带动整体思路。今年第一季度,印台区筹资100余万元,建设标准化党组织活动场所9个。沿210国道、305省道、宜上线等区内3条主干线的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水平、利用率有了较大提升。同时,发挥人才效应,积极开展“人才+”行动,组建各类人才服务团队,送政策、送信息、送资金、送技术、送培训,发挥人才作用助力脱贫攻坚。先后开展法治、文化、技术、健康、科技等各类培训和技术咨询130余场次。第一书记争取各类资金5470.22万元,实施基础设施项目181个,结对贫困户801户,办实事好事428件。
决战脱贫
决胜全面小康
惟其艰难,方知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近日,印台区以全省第36名、全市第1名的优异成绩通过了全省脱贫攻坚市际交叉核查,这骄人成绩的背后,是区委、区政府抢抓机遇、时不我待的奋战;是广大干部夜以继日、埋头苦干的担当,更是印台区提速转型发展,奋力追赶超越的铿锵脚步。
制订工作方案,签订“军令状”,将脱贫攻坚纳入年度考核,与“三项机制”结合,实行一票否决,按季度印发任务清单,将任务分解到月、落实到人;将财政独立核算的二级单位加入到帮扶队伍,确保全区50个贫困村和57个非贫困村均派驻脱贫工作队,实现全覆盖;26名区级领导不间断进行入户暗访、住村夜谈,将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在现场;成立联合督查组,巡回督查问题整改完成情况,下发督办单,编发督办通报……这是印台区举全区之力打好脱贫攻坚战的点点滴滴。
今年以来,印台区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针对中省市反馈的问题,逐项梳理,分解到人到户,建立台账,全面扎实整改。“八个一批”帮扶措施全面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危房改造工作持续推进,各项惠民政策扎实落实。26名区级领导包抓50个贫困村,96个区级部门单位、107个驻村脱贫工作队、50名第一书记、2000余名党员干部与贫困村、贫困户结对开展帮扶工作,构建起了责任清晰、合力攻坚的帮扶体系;每户贫困户组建帮扶小组,因户因人综合研判,制定帮扶方案,“长短结合”促发展,保障措施同时跟进,打出了扶贫、扶智、扶志相结合的“组合拳”,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发展苗木打造靓丽“名片”
今年以来,印台区依托东部地区有利自然条件,积极培育苗木花卉产业,取得了可喜成绩,一幅“人在绿中走、花在丛中笑、清香绕身行”的动人画卷已跃然而出……
印台区先后两次到鄢陵县学习取经,投资50万元编制了《苗木花卉产业发展规划》和《苗木花卉产业示范点设计方案》,出台了《苗木花卉苗圃新建标准》和《苗木花卉苗圃改造标准》。印台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对合作社(企业)的扶持政策,对区内验收合格且规模在50亩以上的给予每亩600—1000元的财政补助,连补三年。今年全区新栽苗木花卉合作社(企业)投资总计达到3000余万元,面积占比达到90%以上,其中,规模在500亩以上合作社(企业)达到8家。从今年开始,印台区每年将列支5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用于苗木花卉产业发展,从支持规模种植、依托苗木花卉发展休闲旅游产业、畅通销售渠道、建设交易市场等四个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截至目前,印台区共计栽植苗木花卉7058亩,累计面积达到13000余亩,发展苗木合作社15家,企业3家,大户76户,初步形成了以合作社(企业)、大户承包经营为主,社员、散户经营为辅的苗木产业格局。一条从无到有的苗木花卉产业带已迅速崛起,预计到2020年,将建成红土、阿庄、广阳3个高标准苗木基地和周陵设施花卉基地,全区苗木花卉总面积突破5万亩,苗木花卉产业将成为印台区生态农业的重要产业和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项目建设奏响奋进强音
攻坚号角吹响,项目清单纷纷出炉:印台区全区78个追赶超越项目,总投资176.18亿元,计划年度投资45.7亿元,截至目前完成投资9.12亿元;12个集中开工项目,总投资28.65亿元,截至5月底,完成投资2.35亿元;已策划包装各类重大前期项目31个,涉及资金187亿元;争取各类政府投资项目32个,争取中省资金1.2亿元;在2017年丝博会暨第21届西洽会上签约项目64个,总投资金额127.68亿元……
数字枯燥,却最有说服力,在波诡云谲的经济形势下,印台多措并举谋求新发展,一大批高含金量的项目成为经济转型式发展的“引擎”。
今年以来,印台区紧盯中省政策导向,进行项目策划、论证,全力争取国家资金支持。结合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全力出击招商引资,全面推行“互联网+”等新模式,全方位开展招商活动。5个产业招商组分赴全国各地开展招商活动,吸引客商来我区投资兴业。目前,全区共入库项目736个,总投资67.16亿元,目前始终维持每月递增态势。
印台区还确定了发改、国土、规划等11家单位为重点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单位,积极帮助项目建设单位完善各类资料,全力为项目业主做好服务。严格落实重点项目服务保障推进机制,建立任务倒逼和项目包抓制度,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巩固国卫长效提升“颜值”
在印台,有坚持义务扫地数年的志愿者,有每天起早贪黑打扫卫生的保洁人员,有自愿放弃休假参与创卫的干部职工,有积极捡拾垃圾的热心群众……一份份力量汇聚在一起,国卫巩固提升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如今,走在印台最“繁华”、最“古老”、最“靓丽”的老城街道,昔日的脏乱差变成了眼前的净美新,道路宽了、交通畅了、门店美了、花儿艳了、市场规范了、点赞叫好的人更多了。
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印台是老城区,城市基础设施薄弱,国卫巩固提升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该区举全区之力,攻坚克难,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改造硬化道路10000平方米,更换铺设人行道地砖8000平方米,新建公厕8座,改造提升公厕58座、户厕326座,更换门头牌匾5000余平方米,采购配置垃圾桶、洒水车等环卫设施1600余个(套),饰新城市建筑立面10万平方米。整治村7个、小区70余个、驻区单位废旧厂区17个、辖区铁道沿线2.4公里,拆除私搭乱建410余处,清理乱堆乱放800余处,清运垃圾1200余吨,乱贴乱画6000余处,饰新墙体30000余平方米。打造了顺河三组、城关六组等一批整治示范点,城乡环境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时,加强城市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等环卫保洁,规范垃圾收集清运,加强市场管理、“六小”门店监管、早夜市管理以及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全区国卫巩固提升工作达到了面子靓、里子实、整体好的效果,让印台“颜值”大大提升。
不待扬鞭自奋蹄,不获全胜不收兵。印台区追赶超越的巨轮正在破浪前行,在这场征程中,印台干群将以“滴水穿石”的精神,不遗余力、竭尽全力,为加快转型发展实现追赶超越努力奋斗。王百平 冯心灵/文 李阳/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李金龙高峨皇)燃煤锅炉污染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为把治污降霾头号工程落在实处,铜川市在去年建成区燃煤锅炉在全省设区城市率先“清零”的基础上,把拆除建成区外燃煤锅炉作为一项重...
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