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冰剑)近年来,王益区全面落实退耕还林补贴、公益林补偿政策,聚力生态扶贫,促进农民增收。
因地制宜,砸实生态优惠政策。王益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446户1198人中已脱贫277户819人,未脱贫户169户379人。其中涉及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54户147人,每年补偿金额6639.78元;涉及退耕还林政策兑现79户274人,每年补偿金额19665元。积极落实各项生态优惠政策,及时将补贴资金足额发放到贫困户手中,切实增加林农政策性收入。
借力生态资源,发展林下养殖。积极倡导“合作社+贫困户”的稳定脱贫模式,加大特色养殖政策扶持,鼓励合作社发展“短、平、快”的脱贫致富产业。成立了冯家河村长龙蜂业专业合作社,依托王家河后三河村蜜源植物种类繁多、有连续充足蜜源的优势,养殖土蜂60箱,计划发展到150箱。为解决贫困户缺乏技术和销售渠道的难题,合作社一方面通过“代管、代养、统一生产、统一销售”的产业发展模式,为12户社员(贫困户7户)集中代养土蜂35箱。另一方面定期为贫困户安排专业技术培训,确保他们掌握土蜂养殖技术,逐步将“输血”变为“造血”,帮助贫困户逐步通过养殖土蜂增收脱贫。王益区农林局积极协调联系有资质的鉴定部门对蜂蜜进行品质专业鉴定,增强产品竞争力,增加贫困户经济收入。
企业引领,发展林业产业。积极推进建立“企业+贫困户+加工营销”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黄堡镇文明塬村志强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把发展花椒产业作为扩大规模、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吸引周边贫困户参与花椒种植,带动26名残疾人就业,辐射带动37户农户栽植花椒150亩,其中贫困户20户,发展优品花椒种植65亩。企业还采取扶上马、送一程的办法,代购、代销、代加工,吸纳、雇佣贫困户参与企业的花椒加工和林下养鸡产业等工作,降低贫困户产业发展风险,增加了贫困户收入。通过有效的示范带动,强化了贫困户自我发展生产的能力,达到了双赢目标。
自主选聘生态护林员,实施生态公益岗位脱贫。王益区农林局结合全市生态脱贫工作要求和王益区实际,按集体公益林每年每亩1.75元的标准提取县级统筹资金,全区13个贫困村选聘专职生态护林员13名,从事森林管护、防火、防虫、日常巡查、宣传等工作。自主组建生态护林员队伍,以镇、街道办为责任区,对全区林地不分林权归属实行统一管护,护林员年工资为6000元。日前,王益区各镇办护林员已陆续上岗。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冰剑)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系列部署,今年以来,市林业局系统谋划,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出发点,积极部署乡村绿化工作,着力...
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