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归来,并未沉溺于江南美景,而是窥斑知豹,感慨于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果。
组织保障是乘法,上下合力显高效。2016年12月,浙江省首次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一个月后,省两会将“最多跑一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又一个月后,浙江省长主持召开推进改革专题会并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同月,改革实施方案印发;随后,各地市纷纷出台改革措施,党政“一把手”和各级人大、政协持续开展密集调研和明察暗访,全省上下改革氛围浓厚,推动改革逐渐成为自觉,截至今日不到一年半时间,浙江各级行政服务中心运行顺畅,改革成效显明。
在杭州市江干区行政服务中心,我们见到“参照事业单位管理的合同人员”和“特岗人员”,这些人员参照事业单位人员拿工资,两年优秀、三年合格各加一档,加一档就涨一级工资……透过现象看本质,浙江政府从上至下,所有制度规定都会为“最多跑一次”改革保驾护航。团结就是力量,凝成拳头就会攻无不克,攻无不克就能梦想成真。组织保障的乘法效应让“最多跑一次”的小改变,带来浙江改革的大发展,折射出浙江政府的务实和高效。
事项梳理做减法,打破藩篱显决心。2013年11月,浙江作为全国唯一试点省,启动以权力清单为基础的事项梳理工作。杭州市政府在群众最渴望解决、最难办的事情上寻求突破,设定了“标准最统一、事项最规范、材料最精简、流程最优化、共享最彻底”的改革目标,全市44家单位共梳理事项598项。在梳理事项过程中,杭州的原则是做好五个减法、四个一律取消:即减事项、减层级、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能通过个人现有证照来证明的一律取消,能采取申请人书面承诺方式解决的一律取消,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一律取消。经过努力,杭州累计精简办事材料669件,取消纸质证明材料174种,实现并对外公布第一批、第二批仅凭身份证可办事项296项,完成首批政务服务APP办理53项事项的上线工作……
“‘最多跑一次\’改革,最大阻力在于部门利益作祟,很多部门不愿交出手头权力进行审批程序的优化再造……”“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之所以能够领跑全国,不在于先发优势,也不在于技术领先,而是在打破了利益藩篱……”杭州市江干区行政服务中心负责人这样说。如是说法,可谓点到“最多跑一次”关键穴位,道出“浙江速度”的秘籍。浙江政府的减法功课,折射出浙江政府打破利益藩篱、重塑“为民服务”方式的决心和力量。
为民服务做加法,民本情怀落细处。行政服务中心叫号发短信不扰民;中心配有咖啡厅,办事群众可在咖啡厅查资料、等人;只要群众需要,行政中心没有上下班之说;小区15分钟路程内皆有自助服务机;下午5—8点后学校对外开放,群众可以去学校操场运动、图书馆学习……类似这些为民服务的细小环节,杭州行政服务中心随处可见,可以说,杭州市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抓手,真正将民本情怀落到了实处、落到了细处、落到了经常,生动践行着“人民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这句话。
为民服务无小事。浙江政府以细节谱写着“心中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的民本之歌。
近年来,铜川以数据融合共享为抓手,全力推进“互联网+人社服务”,并于今年启动了“最多跑一次”梳理工作。此次杭州之行,大受启发,借杭州一系列可复制可推行经验之石,期望琢己身之玉,相信通过撸起袖子加油干,商洛市“互联网+人社服务”也将迎来新的春天。(铜川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孙惠利)
新闻推荐
阳光讯(实习记者严利君)“物华天宝,政通人和,接纳四海,人杰辈出。”5月14日上午,印台区诚邀八方宾客相聚古都...
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