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农民的儿子,深知农民的一分一厘来之不易,所以我特别理解他们因为缺乏金融知识被不法分子骗走血汗钱时的无助和难过。”这是市金融办干部何俊良的工作感触。
何俊良,一个帅气阳光的“85”后小伙子,和刚来铜川相比,如今他的脸上少了一些稚嫩,心中多了几分担当。自2014年以来,他一直负责金融稳定工作,编写宣传资料、组织宣传活动、约见集资参与人、协调案件处置,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在他看来,非法集资案件发生的原因是群众对金融知识的欠缺,对各类花样翻新的作案手段看不懂、看不透。另外,还有一点是投机跟风心理作祟,易被高利诱惑。因此,他编写了数十个版本,近万字的宣传材料,个个通俗易懂、切中要害。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基层干部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水平,他多次组织培训交流会,向基层村镇干部讲解非法集资防范知识和经验。“你讲得太透彻了,我看不懂法律法规,经你这么一讲我就明白了。”每次听到群众对自己工作的认可,他都笑着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以后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咨询。”
2017年7月,某跨省案件出现债务债权纠纷,商洛市集资参与人到市金融办反映相关问题。面对来访群众,何俊良耐心接访、认真记录、及时上报协调。为了让群众少跑路,他主动将自己的手机号码告诉群众,并通过微信等渠道加强与群众的沟通联系,随时随地为集资参与人提供政策咨询和协调支持。然而,忙碌的工作经常让他忽略了家人。他回忆说:“记得一个周末,我一个人在家照顾一岁多的孩子,当时她正在发烧,服药后也不见好转,我正在帮她物理降温时集资群众打来电话反映情况,希望我向有关部门反映,并给予支持。挂断电话后我及时汇报,并与相关部门沟通联系,处置妥当后才发现孩子已经烧得迷迷糊糊。”每每想起这些他都内疚自己不是一个好父亲。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何俊良凭借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群众基础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个人。面对这些成绩他说:“这些都只是对过去的总结,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并且能够做得更好。选择了这份工作,就是选择了这份责任,我很荣幸能为群众服务。”(本报记者 曹金)
新闻推荐
文昭是王益区王益街道办驻高塬村的一名包村干部,去年10月任职以来,他深入了解村里基本情况,积极协助村民脱...
铜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