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新闻 耀州新闻 宜君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铜川市 > 铜川新闻 > 正文

铜川打造永不落幕的耀光嘉年华

来源:三秦都市报 2018-11-19 02:30   https://www.yybnet.net/

“历史的邀约·耀州窑1400”开幕现场铜川市委书记杨长亚、市长李智远、陕西省财政厅副巡视员张洪斌等领导参观耀瓷小镇陶瓷论坛陶瓷集市上的外国友人学生参观陶艺塑作展耀瓷小镇一景耀瓷小镇规划图金秋十月,铜川举办了盛大的“历史的邀约·耀州窑1400”——纪念耀州窑创烧1400周年系列活动,成功地将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了铜川,聚焦在了黄堡“耀瓷小镇”。活动集学术研讨、创意展销、互动体验等功能为一体。为期9天的活动,共接待中外参观人数19万人次,是铜川多年来弘扬耀瓷文化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内容最为丰富的纪念庆祝活动。那么盛会之后,如何让耀瓷之光持续闪耀?铜川如何抓住机遇,借助“一带一路”东风实现追赶超越、建设新时代丝绸之路新瓷都呢?

情景再现耀瓷小镇成为铜川旅游新爆点

要说金秋十月铜川哪里最热闹,那一定属于耀瓷小镇。9天的时间,19场有关“耀瓷”的活动,省市领导来了,中外陶瓷专家学者、陶瓷爱好者来了,市民群众来了,大中小学生来了,全国各地甚至外国客商、游客也来了。陕西—铜川—黄堡—耀瓷小镇,成功吸引了世界的目光,9天内接待中外参观人数19万人次,每天人来客往、熙熙攘攘的陶瓷集市,向人们打开了一扇饱览中外陶瓷艺术的窗口,构成一幅幅“清明上河图”式的盛景,成为铜川旅游新爆点。

10月26日,已是第三次来活动现场的杨先生说:“我第一次是自己来看,感觉收获不小,看完后说给家人听,没想到大家都要来看,就又转了一遍。这次是西安的朋友看到宣传后专程赶来参观,我就‘责无旁贷’地再来当起了‘导游’。”他说:“这次活动有看的、有逛的、有听的、有做的、有吃的,还有体验互动的,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都很强。特别是对耀州瓷1400年发展历程的介绍,有古典,有现代,给人以历史传统的厚重感和现代创新发展的欣慰感,让铜川人看了感到惊喜,让外地人看了感到意外。”

活动期间,6次到现场参加活动的市民秦先生表示,这次系列活动让他看到了耀州窑千年历史与现代融合发展的多样化和可能性,希望耀瓷小镇尽快呈现丰富业态,给铜川人民带来更多惊喜。

要说这个秋天中国陶瓷界哪里最闪耀,那一定是耀瓷小镇。多场与陶瓷相关的论坛、研学活动,国内外陶瓷专家、陶瓷艺人齐聚一堂,“耀·艺术”“耀·创意”“耀·未来”,这是耀瓷1400年古与今的对话,是江西景德镇与陕西铜川两个陶瓷重镇南北窑系的对话,也是中外陶瓷界的对话,碰撞出的火花耀眼夺目……

历史的邀约·耀州窑1400暨“一带一路”陶瓷文化产业发展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陶瓷专家学者齐聚铜川,紧扣“一带一路”“陶瓷文化产业输出”“耀瓷历史”“目的地品牌打造”等关键词,在诠释陶瓷与国家“一带一路”方针千丝万缕联系的基础上,探索工业文化遗产地的多样化方式及产业化发展方向,为耀瓷小镇的未来发展开方、把脉,找出耀州瓷进一步发扬光大的支点,期待撬动更广阔的市场。

全国少儿艺术展、全国少儿陶艺及塑作展、《一米的空间》公众艺术教育体验等聚焦研学的活动,是本次系列活动的最大亮点,受到了全省各地大中小学生的青睐。活动期间,耀州窑文化基地共协调对接63所学校及教研工作室2.8万师生参与体验活动,其中有铜川本地的学校,也有西安、宝鸡、咸阳、渭南的学校及研学工作室。9天的活动结束后,各地学校热度不减,仍有一批批的老师和学生与基地预约,前来参观体验,一睹耀瓷真容。

“我是第一次看瓷器展览,也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耀州瓷的制作过程,感觉很新奇,对陶瓷艺人精湛的手艺很敬佩!也很想自己动手,体验一下精美的陶器产生过程。回去以后我要多学习,知道更多的陶瓷知识,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铜川市七一路小学六年级学生王铭一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带队的老师和陪同的家长认为,展览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想象的天窗,让孩子有机会去实践,去感知世界,为耀瓷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积蓄了新生力量。

创意手工集市是耀瓷小镇本次活动中大胆的尝试,集市不仅是一个陶瓷展示、销售于一体的平台,还是一种交换各自想法的互动体验,更是对非物质文化传承创新的一种体现。集市上,150多家报名参会的商家展示销售以陶瓷为主的创意手工产品,其中包含青花、玲珑、新彩、古彩、颜色釉等传统陶瓷工艺,也有皮艺、布艺、漆艺、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创意陶瓷等现代技艺,规模大、品类多、人气旺,畅游在集市中,感受到传统与创新、本地技艺与外来技艺之间的强烈碰撞。

参加活动的客商、店铺及周边酒店饭馆也是这次活动的大赢家。有几位江西来的陶瓷客商说,他们在这里一天卖出去的陶瓷产品,比原来在店里或过去摆摊一个月卖出去的都多,不少商家平均一天能挣六七千元,生意真是好到爆。一位在集市上摆摊卖小吃的老板说,那几天可是忙活的很,面条、烧饼不到中午就卖完了,一天要派人跑回去几回拉面粉,忙得自己都没有吃饭时间。

由于外地游客蜂拥而来,带动了当地的住宿餐饮业。活动期间,黄堡镇周边的一些酒店餐馆也是顾客盈门,一房难求,不少人投亲靠友或住到新区老区等到第二天再去耀瓷小镇。

本次系列活动不仅有论坛、研学等高端大气的项目,也有乐烧、歌会、街舞、读陶会、抖音大赛等不少很接地气的各种体验和现场互动节目吸引众人目光。其中由北京一家公司承办的耀瓷小镇抖音大赛,邀请的20名网红现场与参观群众见面,一天的粉丝点击量超过200万人次,对活动聚集人气起到了很大作用。

要说这个秋天哪里最出新闻,那一定无出耀瓷小镇之左右,国内50多家报纸、网站和新媒体,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众多记者聚集,各种媒介数百篇耀瓷报道,网上视觉轰炸式的耀瓷新闻,热度空前,活脱脱把一场中国陶瓷界的嘉年华奉献给海内外读者观众……

据主办方不完全统计,活动期间,多家中央和省上媒体就发出相关宣传报道100余篇,被各大门户网站、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大量转载,其中百度网页搜索有关耀瓷的信息就多达连续的76页,某网站上一篇耀瓷小镇的视频报道,短短两天时间点击量就达33万人次。“一带一路”中外记者大型采访活动、改革开放40年全国广播电视台采访团、人民网海外频道、新华网、中国网等亦纷纷前来调研采访,推出一篇篇耀瓷新闻。

持续升温让世界的目光聚焦到耀瓷上

行,已有不少业界人士和陶瓷商家入驻小镇或已有意向,而周六前来“逛”集市的市民群众和游客较以往大幅度增加。接下来,园区将着力做好三件工作:一是加快旧厂房改造,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已拿出规划提升方案,并与景德镇陶邑文化有限公司签订了两年运营开发合作协议,现正在对灯泡厂、电瓷厂、纺织厂进行改造和业态植入;二是加快业态植入和活动策划,为小镇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让人们始终对耀瓷小镇充满期待;三是不能落入以往各地一窝蜂仿建同质化古镇的俗套,把耀瓷小镇建成“活态的耀瓷博物馆”,特色鲜明,瓷韵十足,让世界上更多人的目光,聚焦到陕西铜川耀瓷小镇,把耀瓷推向新高地。

“单纯发展陶瓷产业是没有出路的,只有打破传统陶瓷制作的藩篱,让一切与陶瓷相关的元素都发展起来,为陶瓷提供更多的打开方式,才能通过综合的、跨界融合的业态方式为陶瓷文化传承点亮前路。”景德镇陶文旅集团董事长刘子力说,景德镇陶溪川的文创街区一年要搞400多场活动,这也许就是耀瓷小镇与陶溪川两个南北窑系合作的理由。

据了解,耀州窑文化基地从明年开始,继续举办“一带一路”耀州窑国际文化展,打造“丝路新瓷都”,让这里成为一方陶瓷文化人才聚集的沃土,陶瓷发展壮大的福地;还将创办“一带一路”陶瓷学院,培养更多的热爱和有志将耀瓷文化发扬光大的人才,进一步推进耀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另外,此次活动设置的美术馆、展览馆将与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国家和陕西省美协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致力打造铜川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教育基地。

何建平说:“通过系列持续和行之有效的活动,希望能促进陶瓷产业与耀瓷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力争让耀瓷小镇一年成名、三年成形、五年成城,成为年轻创客的造梦空间,陶工们的精神家园,铜川市民的城市客厅,展示铜川的新名片。”

一般情况下,每当一场盛会落幕,主办地都会由喧嚣归于平静,并慢慢被人忘却。那么,随着纪念耀州窑创烧1400周年系列活动的结束,耀瓷小镇会不会也变得冷清呢?同时,耀瓷小镇又如何突破市场定位同质化、经营资源碎片化、场馆打造静态化、场景体验表象化的特色小镇开发误区呢?

耀州窑文化基地管委会主任何建平表示:“纪念耀州窑创烧1400周年系列活动是打响耀州瓷文化品牌的第一步。根据游客以及市民群众提出把陶瓷展览以及创意集市等继续办下去的建议,管委会已着手开展工作。这次系列活动之后,我们将保留艺术展馆、创意集市、体验空间等,让立体的综合文化业态在耀瓷小镇扎根,打造一个永不落幕的耀瓷嘉年华!”

他说,根据建议,手工艺创意集市的“招募令”已于10月底发出,向全国招募有志于陶瓷创意以及美食、茶艺、绘画等人士和企业、商家进驻耀瓷小镇;从11月起,每周六在小镇搞一个以陶瓷创意为主的集市活动,风雨无阻,雷打不动。目前通过两期的试运

崛起之路让“耀瓷小镇”驶入快车道

耀州瓷创烧于唐代时期,鼎盛于宋代,当时的耀州窑曾在近100多年的时间里为朝廷烧制贡瓷,形成了“十里窑场红透天”的盛景,因其“巧如范金,精比琢玉”的精良工艺,畅销于古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然而,由于历代战火的破坏和现代市场经济的冲击,耀州窑陶瓷产业逐渐趋于平淡,只有那延续1400年不熄的炉火,默默积蓄着涅槃重生的火焰。

如何再给耀州瓷一个崭新的今天和辉煌的明天,一直是铜川市各级政府、耀瓷陶工匠人,乃至当地百姓的愿望。近年来,该市抓住被列为全国资源型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机遇,依托厚重的文化底蕴、良好的区位优势、丰富的陶土资源,把传承弘扬耀瓷文化和发展陶瓷产业协同推进,出台了《铜川陶瓷产业发展纲要》《关于加快发展陶瓷产业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并将原黄堡工业园区更名为耀州窑文化基地,实施了陶瓷人才工程,多途径、多形式支持陶瓷产业发展。去年6月,耀州窑文化基地抢抓国家培育1000个特色小镇的大好时机,对标江西景德镇陶溪川陶瓷产业化发展之路,按照文化、旅游、产业、社区“四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理念,提出了以“丝路瓷都、千年名镇”为定位,建设一个崭新的“耀瓷小镇”。

规划中,耀瓷小镇在充分保护耀州窑遗址的基础上,依托耀州窑“丝路瓷都、千年名镇”的文化底蕴,其建设项目主要包括耀州窑博物馆、耀州窑遗址公园、大师创意园、窑神庙、耀瓷坊、耀瓷印象街区、瓷韵绿园健身运动公园、十里窑场遗址公园、游客服务中心等9个旅游板块,面积2.7平方公里,投资概算近39亿元,打造集耀瓷遗址观光、研发生产、工艺体验、文化交流、教学实习、会展交易、休闲娱乐、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实现耀州窑文化基地经济发展“追赶超越”和深度转型。

为了让“耀瓷小镇”驶入快车道,耀州窑文化基地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先后多次派人前往北京、上海、江苏、江西等地考察交流,学习外地工业园区和陶瓷产业的发展经验,着力开展产学研深度融合、政企对接转化,通过“文化+旅游+工业”的融合发展,打造富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助力耀瓷加快发展步伐。

在千年炉火的映照中,在铜川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激情里,耀瓷小镇以前所未有的飞速变化,向市委、市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也给业界带来惊喜。到去年9月下旬,园区由纺织厂改造的耀瓷坊项目,边设计边施工仅用了105天,就完成投资7000万元,让弃用的纺织厂老厂房焕发了新活力。而在今年5月中旬举办的第三届丝博会铜川陶瓷产业推介会上,耀州窑文化基地共签约相关项目57个,总投资413.2亿元,现正在加快土地储备和标准化厂房建设,为企业落户创造条件。

未来可期打造“一带一路”陶瓷企业总部基地

铜川市委书记杨长亚在纪念耀州窑创烧1400周年系列活动开幕式上向中外嘉宾介绍,耀瓷是中国北方青瓷之冠,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倒流壶,就是耀州青瓷集大成于一身的杰作,还有“良心壶”“公道杯”“凤鸣壶”等,这些充满智慧、独具匠心的艺术经典,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

如今铜川在传承光大耀瓷文化的大业中,启动了倾力打造新时代“丝路瓷都”的征程。铜川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智远提出,市委、市政府将规划建设千亿丝路陶瓷产业集群,全力打造集全球营销、研发设计、文化交流、装备制造等为一体的“一带一路”陶瓷企业总部基地。

对此,耀州窑文化基地管委会主任何建平介绍,铜川将紧抓全国新一轮“南陶北进、东陶西进”的机遇,依托西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市实验基地和耀州窑厚重的文化品牌优势,利用丰富的坩土资源优势、低廉的能源优势、便捷的交通优势和距西安仅80公里的区位优势,构筑以漆水河生态廊道为轴、以耀瓷小镇和“一带一路”陶瓷产业新城为翼的“一河两岸”建设格局。具体规划包括在生态廊道建设上,通过实施山水林田湖修复项目,抓好漆水河5.5公里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从南至北恢复唐、五代、宋、元、明、清至当代9个时间节点的历史景观,重塑耀瓷“十里窑场红透天”的盛景;并在河的北端建设占地134亩的瓷韵绿园运动健身公园,在河的南端建设占地150亩的水韵公园,呈现“水天一色、相映成趣”的美丽画卷。

在漆水河西岸,通过对老工业集中区11户国有企业、700亩土地、近20万平方米的旧厂房进行改造、提升、复活,建设年轻创客的造梦空间和陶工们的精神家园,实现创建国家5A级耀瓷小镇文化旅游景区的目标;现已引进景德镇陶溪川团队,正在对灯泡厂、电瓷厂、纺织厂进行改造和业态植入。

在漆水河东岸,抢抓新一轮国家陶瓷产区出现的“南陶北进、东陶西进”的机遇,规划建设陶瓷闭合循环产业园区——“一带一路”陶瓷产业新城;目前,25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正在建设,5G智能精密电子陶瓷元件、无线充电和NFC用精密磁片以及手机陶瓷背板项目、工艺瓷和日用瓷生产线项目、高耐热陶瓷锅生产线项目已达成入驻意向。同时,耀州窑文化基地投资12亿元的3个PPP项目,2个正在实施,1个正在与中南建设、北京光合等社会资本对接,有望近期落地;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拟投资30亿元在铜川陶瓷产业新城建设陶瓷基地;烂尾长达两年之久的凯莱斯科8.6万平方米卫浴项目已经盘活,预计12月底交工……

对于耀瓷小镇的未来,何建平满怀信心地说:“耀州窑文化基地将以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最优良的生态,为入驻企业和客商当好‘店小二’,提供五星级服务,促进陶瓷产业与耀瓷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将陶瓷产业培育成铜川新的支柱产业,让千年古瓷焕发新春。”

如今,耀州窑文化产业基地已走出了一条“文化+旅游+工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在铜川这一方充满瓷韵的厚土之上,耀瓷的传承者们正在用代代不息的工匠精神延续着千年不熄的炉火,一幅以漆水河生态廊道为轴、以耀瓷小镇和“一带一路”陶瓷产业新城为翼的“一河两岸”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恰如该基地产业布局图似一条腾跃的海龙,正欲龙腾四海,跨越五洲。

我们有理由相信,耀瓷这颗镶嵌在古丝路上的明珠,在新丝路的征途上会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崔战雄黄宪明

新闻推荐

移风易俗“点亮”王益农村新风尚

车子刚刚驶入村口,道路两旁的绿化、墙饰便让人眼前一亮,“文明村”的气息扑面而来,这就是王益区黄堡镇周家村。路边遇到一位...

铜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铜川打造永不落幕的耀光嘉年华)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