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严利君 通讯员 高峨皇)日前,在铜川市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动员会暨“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启动会上,该市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签订“一市一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汾渭平原“一市一策”跟踪研究团队正式进驻铜川。
“一市一策”要有管用措施要取得实效
铜川市“一市一策”跟踪研究团队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联合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等多家省内外著名研究单位的40余名科研人员组成。
“目前,我们每天坚持布点监测空气质量,开展实验分析,编发空气质量研判日报、周报、月报等,提前给出管控建议。”铜川市“一市一策”跟踪团队负责人刘随心说。
进驻以来,在铜川市环保局的全力配合下,该团队深入厂矿企业、主要路段、建筑工地等一线了解大气环境污染的排放源类型、空间分布、地理地貌等重要因素,收集第一手资料,形成了《铜川市主要污染源现场调研报告》,作为前期重要研判依据,初步开展源解析。
“为争取优良天,王益区下了力气,也想了办法,可是距离年终考核目标仍有差距,我们一直在反思是不是‘路数’上有欠缺。”王益区区长王蒙说。对此,王益区积极对接“一市一策”跟踪团队开展实地调研,结合监测数据开展科学分析。监测数据报告显示,11月10日至11月11日,出现了一个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污染过程,其中污染高峰集中在早高峰和晚高峰两个时段,综合气象条件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特征,判断本次污染过程主要是由本地机动车尾气、工业排放和人为活动导致,最终“一市一策”研究跟踪团队针对本地污染源,给出了具体管控建议。“知道症结在哪,有了‘药方’,治理就了底气和信心。”王蒙说到。
冬防期已至,是重污染天气的易发、高发期,在一市一策团队的协助下,铜川市制定了《铜川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按照黄、橙、红预警级别,对全市300多家工业企业,主要国省、城区干道、130多家建筑工地、移动源等都分别给出了具体减排措施。同时“一市一策”团队充分发挥研判预测作用,由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第一时间发布《铜川市提示应对污染天气的函》,向各区县提供管控重点、具体措施,为争取每一个优良天携手努力。
“一市一策”作为治霾科技支撑将持续性开展工作
空气的污染成因是复杂的,污染只在旦夕之间,治理却要花很长时间。“要和‘一市一策’团队紧密联系,全力做好保障,同心同力,实现空气质量改善的核心目标。”市大气办主任、市环保局局长万水库叮嘱大气办工作人员。
“我们攻关团队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为铜川开展源解析、清单编制、应急预案修订、重污染天气应对、污染源治理、管理决策等研究,提出‘一市一策’的大气污染综合解决方案。制定区域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路线图,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先进技术和成果应用与示范。培养一支服务铜川的科研队伍。”铜川市“一市一策”项目总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黄宇介绍到。
目前,驻铜川“一市一策”团队制定了《铜川市大气污染防治“一市一策”跟踪研究项目实施方案(2018-2020年)》,把攻关任务分解至每年每季度甚至每月,确保真正起到助力精准治霾的作用。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张云霞李亚红)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食品药品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营造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氛围,11月16日...
铜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