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新闻 耀州新闻 宜君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铜川市 > 铜川新闻 > 正文

改革开放40年?从统计看铜川新变化(5) 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来源:铜川日报 2018-11-26 10:00   https://www.yybnet.net/

?1978年—201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改革开放40年,是全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获得感日益增强的40年,是百姓“吃穿住行用”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40年,也是城乡居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不断迈进的40年。

吃:“温饱”到“健康”。改革开放前,全市农副食品供应极为不足,百姓饮食徘徊在温饱边缘。改革开放后,全市实施菜篮子工程,解决了副食供应紧张局面,百姓餐桌悄然发生变化,不仅要“吃好”,还要健康、营养均衡,以前充饥的野菜、粗粮已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全市的餐饮收入由1978年的454万元提高至2017年的5.16亿元。市民彻底实现了从“有什么吃什么”到“吃什么有什么”,从“填饱肚子”到“吃出健康”的转变。

穿:“黑灰”到“时尚”。改革开放前,清一色的粗布、卡叽、海昌蓝充斥城里乡下,一片蓝、灰、黑,单调枯燥。改革开放后,随着红旗桥贸易市场、永乐商城、大耀城等一批服装市场和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城市商业综合体相继涌现,各种服饰、各种品牌的时装琳琅满目,服装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加上网购盛行,人们选择更多,方式更灵活,穿着追求实现了从端庄到个性与时尚。1978年全市衣着的零售额只有2103万元,而2017年仅限上企业单位的衣着零售额就达到了2.41亿元,按照占比推算衣着零售额应该是1978年的20倍左右。

住:“蜗居”到“敞亮”。改革开放前,城市居民住宅面积小,设施简陋,农村多为土坯房、窑洞,居住条件差。改革开放后,居民住房从居者“忧”其屋变为居者“优”其屋,多数住上了宽敞的楼房,复式住宅、跃层、别墅屡见不鲜,居住方式从“住公房交租金”变为有明晰房屋产权的私人财产。住房制度改革,使铜川市房地产从无到有,由小变大,飞速发展,彻底实现了从“蜗居”到“敞亮”的转变。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从1990年的723万元提高到2017年的24.74亿元,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由1990年的1.96万平方米扩大至2017年的495.12万平方米。

行:从“自行车”变为“说走就走的旅行”。铜川市多为山地,交通不便,经历40年发展,交通从“天堑”变为“通途”。2017年末,全市境内公路总里程4301.72公里,公路客货周转量97.91亿吨公里,是1978年的841.5倍;出行由双腿、自行车变为汽车、电动车,2017年末,全市民用车辆拥有量12.54万辆,比1978年增加了46倍,其中汽车8.88万辆。

用:从“三转一响”变为“应有尽有”。百姓生活用品,从改革开放前的“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及手表”(俗称“三转一响”)变为“黑白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再变为“手机、电脑、空调、微波炉”等等。加上电子商务、物联网、外卖点餐、网约车、摩拜及共享单车的盛行,人民生活更加便捷。2017年末,全市移动电话用户82.44万户,固定宽带用户18.84万户,有线电视用户12.2万户,数字电视用户10.34万户。邮政和规模以上企业快递服务总量由1978年的170.21万元扩大至2017年的11339.21万元。

(市统计局 张东、杨健供稿)

新闻推荐

铜川市司法局:积极探索创新 推动社区矫正工作深入开展

社区矫正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市司法局始终坚持把做好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工作作为加强司法行政基层基...

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改革开放40年?从统计看铜川新变化(5) 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