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铜川 今日耀州 今日宜君
地方网 > 陕西 > 铜川市 > 今日铜川 > 正文

吃好耀州三碗面

来源:铜川日报 2019-05-05 07:36   https://www.yybnet.net/

民以食为天。中国南北纵横、地大物博造成南北方的饮食文化差异明显,南方嗜甜、北方好辣,南方偏爱米饭、北方更喜面食。地处关中平原北部的铜川人最好面食,窝窝面、刀剺面、咸汤面、搓搓等“面面”俱到,口味清淡、鲜香麻辣,软糯可口、劲道耐嚼满足了不同喜好的人群,吃出了铜川包容开放的城市气质。闻名不如见“面”,今天,记者带大家走近铜川人舌尖上的传统面食———耀州三碗面。

筋韧软糯窝窝面

耀州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天下美食都吃遍,首推耀州窝窝面。”窝窝面是耀州区特色面食,配料讲究、烹制特别,有点像“高配版”的烩麻食。在精白面粉中掺入鸡蛋黄后开始和面,面和好之后,擀切成筷头大小的方丁,用一种特制的如筷子头半圆般的工具将方丁砘压成迷你版的小窝头状。过水煮后放入提前熬制好的鸡汤里,配上丰富的食材上笼屉蒸,隔水蒸出的窝窝面筋韧、软糯。

“我从小就喜欢吃窝窝面,里面有杏仁、香菇丁、肉丁等丰富的配料,味道特别好。现在我在新区住,有时候还会搭车到耀县去吃一碗。”从小在耀州区长大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去吃一碗窝窝面,不止是让味蕾得到了享受,更是满足了心中那份情怀。

健康养生咸汤面

过去,物质生活水平不高,人们喜爱吃咸汤面是饱腹感强、耐饥饿、好吃。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开始追求健康养生,早上吃一碗热气腾腾的咸汤面,暖心更养胃。

无论晴天阴天、刮风下雨,都阻挡不了群众早上吃碗咸汤面的热情。近日,记者来到耀州区七一路的一家咸汤面馆,看到面馆里座无虚席,还有很多顾客正在排队等待吃完的人腾出位置。“我是老耀县人,每天早餐都是来这吃碗咸汤面,吃完能舒服一整天,吃其他的还真不习惯。”今年53岁的赵先生告诉记者。对很多耀州人来说,咸汤面是不能割舍的一道美食。

用适量的碱水和面,做成面条,煮熟,随后将煮好的面条在由桂皮、桂圆等十多种调料制成的咸汤锅里焯一下,放上韭菜、豆腐片、油炸豆腐丝、油泼辣子,这样一份咸汤面便做好了,不仅美味可口,更是养胃佳品。

酸辣美味刀剺面

俗称长面、涎水面的“刀剺面”是耀州另一道特色面食,刀剺面讲究“擀成纸,切成线,下到锅里莲花转,捞到碗里挑不断”,面细劲道,可酸汤可干拌。

过去的家家户户都是用的大案板,将面摊开来剺面。如今大都是小锅小灶,传统刀剺面更显得珍贵了。制作刀剺面在揉面上要上劲,软硬适中,面片薄厚均匀。接下来便是重头戏的“剺”,将擀好的面折三折,左手持擀杖,右手持剺面刀,由下至上,一刀接一刀地“剺”面。将剺下的面下锅煮熟盛到碗中,浇上用时令蔬菜、肉丁做的臊子,红黄绿白,相当诱人。

“好多年没吃过刀剺面了,这次回到家乡专门去尝了一碗,做面的师傅变了,但味道还是原来的味道。”清明节回乡祭祖的孙女士告诉记者。孙女士是耀州区小丘镇人,自结婚后便随夫家定居在了榆林。岁月流逝,不管走得多远,只要回来再尝尝家乡的美食,便能立马勾起脑海中熟悉的记忆和舌尖上难舍的“乡愁”。

祖祖辈辈一直吃的这“三碗面”像是铜川这座城市的缩影,虽经历时代变迁,但仍然保留着当初的那份味道与初心,让离乡在外的游子归家时,能从一碗面里找到小时候那份记忆;能让久居的市民多年的习惯有能够延续,吃一碗面就能舒适一整天;也能让外来的游客通过耀州三碗面“牵线搭桥”,爱上这座城,盛赞铜川美。(本报记者 王焕焕)

新闻推荐

劳动节休刊启事

尊敬的各位读者:劳动节期间,5月2日(星期四)至5月4日(星期六)本报休刊,与您暂别3天,5月5日(星期日)恢复正常出版。报纸休刊期间,铜川...

铜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吃好耀州三碗面)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