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程红兰
“她带着贫困户去看病,到贫困户屋里帮忙打扫卫生,隔三差五的就来看望帮扶对象……”提起80后帮扶干部乔婷,印台区红土镇肖家堡村党支部书记王瑞平赞不绝口。
乔婷是印台区文化馆一名普通通的干部,2018年3月,因单位帮扶村调整,她自此与肖家堡村结下了一份不解之缘,与这里的3户贫困户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贫困户的事就是我自己的事,我只有把他们当家人,他们才会对我敞开心扉,我才能真正地做好帮扶工作。”乔婷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郭志文是乔婷帮扶的贫困户之一,今年已经80岁,属于听力三级残疾,还患有糖尿病,平时药不离身,且多次在市、区医院住院治疗。在第一次入户走访时,乔婷就发现老人虽然看病住院有多重政策保障和报销,但是常年看病吃药仍占家庭支出的一大半。为了给这个收入原本就微薄的家庭减轻负担,乔婷想方设法地争取帮扶政策,她把老人每次住院的材料全部收集汇总,自己跑去民政部门为老人申请临时救助,并多次邀请镇卫生院医生免费为郭志文提供定期体检,建立健康管理手册、签订大病救助协议、健康指导等服务,减少了老人后期治疗费用。
面对这样一个“穷亲戚”,乔婷总是事必躬亲。因为老人年龄较大,听力也不好,为了定期掌握老人情况,她总是隔三差五地给老人儿子或者是村上打电话,了解老人近期的生活情况。有一次,她忙完当天手头工作后,习惯性地给村上打电话询问老人情况,得知老人摔伤后,她心急如焚,第二天一大早就跟单位请假,购买了牛奶、水果等营养品赶往老人家。躺在炕上的老人一看见乔婷来,拉着她的手一个劲地说着:“谢谢闺女了,你们都是好人啊。”
老人摔伤骨折后,在家休养,乔婷一有空就去探望。有时赶上周末,家里的两个孩子没人照顾,她索性就把孩子带上一起去看望老人。时间一久,连5岁的小儿子都知道,“妈妈在肖家堡村有个老爷爷”!眼瞅着老人身体逐渐恢复,乔婷想让老人在院子里活动,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多晒晒太阳,她便和残联部门对接联系,为老人申请了一辆轮椅。如今,老人可以每天出门晒太阳,他逢人就夸自己多了个好孙女。
在同驻村工作队走访时,乔婷认识了贫困户王新全。从和王新全的交谈中得知,他的孙女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看着王新全老人沧桑的面孔和身后困难的家庭,乔婷立马从包里取出300元硬是塞到老人手里。其实,王新全并不是乔婷帮扶的贫困户,但此后每次到肖家堡村下乡,乔婷都会去他家看看,并专门带上奶粉、面包等营养品送给孩子。今年苹果成熟后,她更是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主动跑去帮王新全家收苹果。老人感动地说:“国家政策真是好啊,帮扶干部也好,把我当‘亲戚’一样,时刻为我家操着心。”
开展帮扶工作两年来,乔婷经常到农户家中宣传政策,帮助贫困户谋划脱贫产业、解决生活实际困难,得到了贫困户和村干部的一致认可。每当被人夸赞时,乔婷总是平静地说:“这都没啥,我只是为‘家人’做了自己应该做的而已。”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段海洲)人社部日前印发《关于表彰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2017-2019年度优质服务窗口和优质服务先进个人的决...
铜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