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芳)自去年铜川市获得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授牌以来,新区以成功创建为契机,全面巩固各类创建成果,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以文化惠民、群众满意为根本,使示范区创建成果惠及全区人民。
严格落实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该区每年向3个街办下达文化站免费开放补助经费15万元,用于文化站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免费开放经费落实率100%。免费开放项目包括图书阅览、多功能活动、文化资源共享等。
完善提升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围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巩固提升和公共文化重点领域改革任务落实工作,2019年对全区45个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进行标准化建设提升并全部录入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系统,实现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城乡全覆盖。不断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打造“家门口文化服务圈”。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显著提高。该区始终以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大力实施各项文化惠民、福民政策,不断丰富和满足城乡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提高该区公共文化供给水平。研究制定公众满意度指标,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及时把握群众需求,大大提升了服务水平,实现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
示范引导,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每年不定期举办“书法进校园”“书法进机关”活动,组织开展“牡丹诗会”“樱桃诗会”,举办“广场舞展演”“柔力球展演”“老年人特色项目交流”等活动,各街道办每年至少开展相关主题活动12场以上,村(社区)3场以上,通过大范围、高频率的开展文化活动,逐渐形成了新区“广场文化”“诗会文化”等文化品牌,推动了文化品牌活动常态开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杨小松)为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一案一整治”,结合《典当管理办法》《典当行业监管规定》等政策要求,近日...
铜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