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张报纸,是岁月永恒的定格,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1997年,《华商报》改版为市民生活都市报,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华商稳步发展的坚定脚步。时间到了2017年,《华商报》改版已经二十年。只要有一直喜欢《华商报》的读者朋友们,我们便会一直陪伴大家,共同成长,走向辉煌。
二十载风雨路,不辱使命挑重任。高出一筹精品多,堪称新闻排头兵。乐为民众鼓与呼,高举旗帜善创新。
铜川市耀州区幼儿园教师 陶丽 25岁
二十年风雨兼程,希望《华商报》多关注民生,多报道老百姓的事,越办越好!
铜川市基建公司退休职工 郑振枝71岁
一路用文字为社会造福,一路用责任心为大家服务,一路上成为所有热心人的朋友,二十年的风雨历程,铸就了今天的辉煌,愿《华商报》越办越好!
铜川东裕茗茶店长 邓婷 36岁
扎根市井写微言,心系社稷为民报,我与华商同成长,风雨同舟共进步。祝愿《华商报》在这个新媒体时代成功!
铜川中成广告公司 李翔 24岁
悠悠二十载书写辉煌,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今年,正值《华商报》改版20周年,我们收到了几乎是社会各阶层的读者写来的祝福寄语,上至86岁的老翁,下至18岁的高中生,有创业者,有经商者,有关心社会民生的干部,有党务工作者,有医生,有律师,有教师,有退休老党员,有身处社会底层,但依旧喜欢《华商报》的环卫工人,以及满怀希望,准备步入大学殿堂的学子们……
当81岁的马云富老人,颤颤巍巍地写下对《华商报》的祝福,顿时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老人如今年事已高,耳朵听不太清楚,但问到《华商报》时,老人说:“我订《华商报》有二十年了,我爱看华商报……”随即,老人从门后拿出1997年至2016年订报的发票,一张张有时代感的发票,代表了老人对《华商报》深深的喜爱。感谢这二十年来有你们这些华商铁粉的陪伴,正是因为有你们这样关心、关注,始终如一的支持,才使我们有信心变得更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如今《华商报》改版20周年,面临的形势和挑战也很严峻,改革之路,注定是十分艰难的,但即便如此,对未来我们依旧激情满怀,充满自信,因为青春的风帆已经展开,那是一种启航的姿态。我们正值青春年华,我们志向高远,从不后退,只要有一直喜欢《华商报》的读者朋友们,我们便会一直陪伴大家,共同成长,走向辉煌。华商报记者 袁小锋 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张健)2016年以来,耀州区严格按照中宣部、省委宣传部“七个一”建设标准要求,坚持“系统化、特色化、品牌化”的总体思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六抓”举措,创新“十个结合”,倾力打造57个百县...
耀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耀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