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阳)近年来,商洛市认真贯彻落实中省中医药方针政策,紧抓中医药发展战略机遇,以提升人民健康水平为中心,奋力创新追赶超越,实现了中医药种植、加工、流通、研发、服务、文化“六位一体”的协调发展,全市中医药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中医药服务体系建成。近年来,全市累计投入6.4亿元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投资4.69亿元建成的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暨孙思邈医院已开诊运行;投资1.4亿元实施了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改扩建工程,预计今年9月投入运行;投资1175万元完成了宜君县、印台区中医医院住院楼改扩建、设备购置、中医人才引进工程。截至2016年底,全市中医医院床位数达到1457张,比2013年增加1049张,增长257.1%。投资1800万元,在全省率先创新实施了具有铜川特色的孙思邈中医堂建设,实现了区县中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孙思邈中医堂全覆盖。累计投入300万元为全市村卫生室配备针灸针、火罐、神灯等中医理疗设备,进一步筑牢基层中医药服务网底。同时,鼓励支持民办中医医疗机构发展,铜川康骨专科医院、孙思邈老年康复医院等一批民办中医医疗机构快速发展,满足了群众不同层次中医药健康需求。
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选派373名中医从业人员赴北京中医药大学培训,使全市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最少有2人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参加过培训。举办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中医药适宜技术理论培训和实操培训、“西医师学中医”等专题培训10期1200余人次。以名院、名科、名医“三名战略”为统领,建设了省级名中医工作室,建设了9个市级中医重点专科,评选出市级名中医9名、首届优秀中青年中医师11名、首届优秀基层中医药工作者10名。选派中青年中医骨干到省中医医院、常州市中医医院等国内知名中医医院拜名师、学技能。选派优秀中医骨干蔡传运医师在德国魁茨汀医院交流学习,备受国外患者欢迎。
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全市所有乡镇、社区医疗机构都有中医从业人员,均能提供6种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简、便、验、廉”的中医药健康服务,既方便了群众,又促进了“首诊在基层、大病去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仅2016年全市中医门诊量就比2013年提高了47.12%,一些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门诊量占总门诊量的80%以上。
中医药科普宣传有声有色。与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栏目组合作拍摄了“孙思邈长寿之秘”、“药王山和孙思邈”等专题片。在铜川电视台推出《药王养生堂》《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等中医药电视专题系列栏目,普及中医药健康养生知识。编印《孙思邈论医德和养生》《中医养生保健手册》等中医药科普书籍10种10万余册,免费发放给各医疗机构和广大群众。在市图书馆开辟了中医药文化展示区。邀请北京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等国内知名专家教授来铜举办中医药科普知识讲座。王益区翠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中医药文化进区老年大学及社区活动,深受群众欢迎。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日益深入人心,外化为群众自觉行为。
药王文化传承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首届海峡两岸孙思邈中医药合作与发展研讨会、中医国际传播暨“一带一路”国家中医合作研讨会。2014年以来,省内外中医药专业毕业生约1200余人在药王山接受“大医精诚”医德思想专题培训并进行毕业宣誓。2015年药王山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同时,商洛市不断加大药王孙思邈相关知识产权保护,成功注册药王孙思邈相关商标9大类21个,涉及图像、医疗、药品、保健、餐饮等各个方面。
中医药产业初具雏形。全市已形成企业引领,“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中药材种植模式,基本实现了中药材种植规模化、规范化。已发展中药材种植企业7家、专业乡镇5个、专业村16个、专业合作社11家,形成了7个重点种植区域、10个规模化示范种植基地。中药材种植已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仅陕西上和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四个区县11个乡镇中推广种植丹参3000多亩,为农户提供苗木、全方位技术服务及收购,使种植户每亩纯收入2000元以上。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陕西兴盛德药业已发展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中药饮片企业,年产中药饮片1万吨,产值4.6亿元。宜君方舟制药有限公司拥有52个产品、4个新药证书、7个发明专利、3个省名牌产品,年生产片剂3亿片、胶囊剂4亿粒,2016年销售收入达3.38亿元。2016年全市中药饮片及中成药产值达16.92亿元。
中医药科研创新不断加强。与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合作打造的中医药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基地、中医药健康服务示范基地、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中医肾病康复医院“三基地一医院”项目,肾病、中医美容、颈椎、睡眠等项目研发孵化取得阶段性成果。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实施孙思邈学院、孙思邈医学院、孙思邈纪念馆“三孙”战略,目前孙思邈医学院和孙思邈纪念馆已建成投入使用。新区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药王大健康产业孵化园,入驻企业达14家。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促进更多更好的科技成果在铜川转化。陕西起源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已掌握白芨、半夏、珠子参、重楼4种濒危稀缺中药材的人工繁育技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商洛市开展中药材林下套种科研实验取得了很好效果。陕西上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优质丹参跨区域产业化联合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以优秀格次2016年5月通过国家工信部验收,成为陕西唯一参与单位和全国9家优质基地创建单位之一。
新闻推荐
让孩子快乐生活 让老师收获幸福 ——西安高新五小素质教育结硕果纪实
刚刚走进高新第五小学,目光就被别致的校园布置所吸引:学生教室区域的墙上挂着话剧剧照,中间走廊全部有序排列着陶艺作品,专用部室的走廊展示的是大幅油画,这些全部都是学生的作品,彰显出学校在素质教育...
耀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耀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