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晓军 通讯员 白益军
在耀州区石柱镇生寅村,一提起闫百锁,村民们就会说,他可是个出了名的热心肠,而且还是个有技术的热心人。因为在村里,不管谁家电器坏了,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小到手机充电器、大到电视机,只要有人跟他张口,他都会上门义务帮忙维修,凡是有把握能够修得好的,他从不推辞。
9年来,全村212户人家,他全跑遍了。经他手里修好的电视机、电磁炉、电饼铛等家用电器有几千件。
闫百锁今年59岁,个头不高,不善言谈。他是村里的五保户,一个人住在村委会后面的平房里。房间虽然不大,但收拾得很整齐。修理家电使用的工具被统一放在一处,窗台上放着几个电路板,是他平时“做研究”用的。柜子里有几本关于家电维修的书籍,由于经常翻看,已经变了颜色。
起初,只有初中文化的闫百锁并不会修家电,每天除了守着两亩八分地也没有事情可做。由于空闲多,他便动起了修东西的念头。于是,他照着书本上的讲解,先是从自家的电器开始,一点一点地实践。渐渐地,村里人看他还真有点本事,就开始拿着手电、收音机等小物件儿去找他试着修理。没想到,他还真给修好了。从这之后,他在村里一下子出了名。
出了名就得“讲规矩”。闫百锁的规矩就是“只帮忙,不收钱”。他说:“大家都是一个村的,帮忙是应该的。再说,有时候给他们修东西,如果需要更换一些我这没有的零件,还得他们自己去外面买回来,其实我就是帮个小忙。”
闫百锁口中的小忙,在村民眼里却是“大忙”。2014年9月,村民张有勤家的抽水泵坏了,一时间全家人的生活都成了问题。张有勤赶紧给闫百锁打电话,请他过来看看。到了张有勤家,闫百锁有点傻眼,他可从来没有修过这么大的家伙。看着张有勤急切的神情,他大概检查后,琢磨了一会儿说:“我只能试一试。”听到这话,张有勤立马有了精神。闫百锁将水泵拆开带回家,经过详细检查,他估计机器的电路没问题,应该只是密封开了,线路泡了水。于是,他决定先用电灯泡将线路烤干。因为没有专业工具,他就手举着灯泡一直烤。可这样操作有风险,他只能每烤一个小时就停上一会儿。3天后,全部线路干透了。经过测试,机器运转正常了。他又买来密封胶,全部处理完后,就给张有勤送了回去……
为这事,张有勤一直想感谢闫百锁,可每次都被他拒绝。闫百锁说:“这些都是小事,自己没必要占别人的便宜。”村上的文书张争长和闫百锁向来交好,对他的脾气秉性也十分熟悉。“闫百锁这个人就是个热心肠,村里谁有事叫帮忙,他总是随叫随到。他这个人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正直。每次给别人修了东西,人家要感谢他,他从来不答应,觉得自己闲着也是闲着,给大家帮个忙心里高兴,所以每回去给人家修东西,他就是喝口水、抽口烟。”张争长说。
多年来,为了给村民修东西,闫百锁先后用坏了3个万用表,配了30个不同型号的螺丝刀和5把钳子、8个扳手以及不计其数的螺丝、螺帽、绝缘胶等。可他从来不觉得自己吃亏。他常说的话就是“能帮忙就好。”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高杰)6月30日,市铁腕治霾考核组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谈话问询、现场抽查等方式,对耀州区上半年铁腕治霾工作进行全面考核。考核组听取了耀州区政府关于上半年铁腕治霾工作进展情况的...
耀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耀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