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铜川市耀州区小丘镇周河村有位“外来户”村干部,尽管带有湖北口音的普通话有时候会让村民们听不清他在说什么,可这并不影响大家对他的认可。
7月7日,提起这位村官,已经74岁的周河村村民常来孝给记者竖起了大拇指说:“他一心为我们这些村民想,是我们的‘泥腿子\’干部!”
这位“外来户”村干部叫徐重江。十几岁时,徐重江从湖北老家来到周河村投奔亲戚,从此就在这里扎下了根。
2004年,踏实、肯干的他被大家选为村主任。2014年任村支书兼村主任。
多年来,徐重江为周河村的发展、脱贫竭心尽力。2009年周河村修路时,徐重江以自己名义贷款20多万元,把六公里路修好。
2015年,23户贫困户盖房缺钱,徐重江又以个人名义,贷款100万元。村上办公经费不够,徐重江把自己的工资补贴拿出来,解决办公经费不足的问题。现在,周河村村民遇到难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徐重江。
“大家信任我,我要再不好好干,就太对不起人了!”徐重江告诉记者,周河村曾是有名的贫困村,132户村民原来都住在沟底。
2011年到2015年期间,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村上陆续把108户村民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塬上,其中81户通过搬迁脱贫。
如今,村上还没脱贫的群众只剩下了9户。如何让这几户群众脱贫致富,成为了徐重江的头等大事。
徐重江说,虽然村民们都已经陆续搬迁到了新的集中安置点,但仍然有村民因为要养牛、养羊,不得不继续住在山沟里的老房子。
大家有新房不能住,而且散养户养殖很难盈利,因此徐重江计划建一个集中养殖小区,目前项目已经报到有关部门。同时,为了用好照金红色旅游资源,徐重江打算把原来村民居住的100多孔旧窑洞开发成旅游客房,给村民们增加经济收入。
“重江是我碰见最好的干部,这么多年来他做的事真是把我感动了!”贫困户常来孝今年已经74岁了,老两口身体不好,子女长期不在身边。2015年周河村遭遇暴雨,看着漏雨的老房子,常来孝一筹莫展。就在这时,徐重江扛了一把铁梯子冲进暴雨中,帮常来孝修房顶。看着浑身湿透的徐重江,常来孝不停地说着谢谢。
从此,常来孝对徐重江十分信任,在脱贫攻坚中,只要是徐重江的建议他都会积极响应。
顾了村民的大家却顾不上自己的小家。徐重江的妻子米群艾说:“自从干了村上这事,屋里啥活他都顾不上。收麦他连地里去都不去,村民要是有啥事,电话一打来他就走了。”尽管妻子不理解,但老徐却觉得值。本报记者袁靓
新闻推荐
王刚检查照金干部学院建设进展情况时强调 用照金速度来建设学院
本报讯(通讯员胡潇)7月3日,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照金干部学院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王刚深入耀州区照金镇实地检查照金干部学院建设进展情况。在照金干部学院建设工地,王刚详细了解了项目设计...
耀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耀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