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与苹果,这两个种植产业可以说是毫无关系,但在耀州区石柱镇西古庄村,果园巧妙套种药材,将这两个产业合理结合,互补发展。
今年3月,西古庄村在建成的700亩双矮苹果示范园内套种丹参400余亩,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果农收入,而且可为果园保墒,增加果园有机质,使农户一块土地双重受益,拓开了群众脱贫增收的新路子。
7月20日,走进西古庄村的双矮苹果园,贫困户罗清民正在对苹果树进行夏管,扭梢、拉枝、复剪,忙得不可开交。2016年,罗清民被查出胃癌,花费17万元做了胃部切除手术,再加上还在上学的两个孩子,面对高额的医疗费用和孩子的学费,用他的话说就是,“日子一下子好像没了盼头,不知道怎么过了。”但好在,村上组织种植了4亩果园套种丹参,一年增加收入2万元。在有限的一块土地上,让农户获得两份收益,果园套种药材使罗清民看到了冲破困苦生活的希望。他说:“村上给我栽了双矮园,今年是第三年,我也把这当事,好好管理,今年套了2000多袋子,看目前的长势,如果后期行情好,一个苹果卖一块钱不成问题。
西古庄村村委会主任张帆告诉记者,引进丹参种植就是为了破解苹果树行距之间不能种庄稼的问题,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同时又增加了群众的收入,对苹果的生长也有促进作用。
高顺平也是西古庄村贫困户,全家6口人,父母年老体迈不能下地干活,大儿子在外上大学,小儿子正在念初中,而作为全家唯一劳动力的高顺平也患上了腰椎慢性疾病,家庭因病因学治贫。2015年,高顺平分到6亩新型双矮高产果园,今年3月,村上又给高顺平栽植了6亩丹参。他说:“村上看我得了病,不能干重活,也不能出外打工,给我栽了6亩幼园,再栽了6亩丹参,这丹参两年每亩地能卖4000-5000元,这下脱贫就有了希望。”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西古庄村成立了文王山苹果专业合作社,栽植了700亩双矮苹果示范园,利用双矮果树早挂果的优势,发展有机产品和自己的品牌,今年又在果园中套种栽植了400亩中药材丹参。这种苹果树和中药材套种的新模式,让群众长期、短期都有收益,眼下已带动了全村18户贫困户种植。(通讯员 刘卫锋 )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薛伟闫敏凯)近日,随着耀州区农行营业部开出第一张《陕西省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费(代收)缴费凭单》,农行、建行两家在全市各区县近30个网点同时启动办理个人缴费银行代收业务。...
耀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耀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