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会萍
“与人为善,与邻为友,严己宽人,既往不咎”“勤为本,孝为先,和为贵,诚待人”“勤俭仁孝、贵在自立”“敬老爱幼,诚信友善”……近日,在宜君县尧生镇车村,你会发现家家户户的门楼上都晒出一张张新颖而又别致的名片,这些富有内涵又朗朗上口的家风家训,受到了当地村民的一致称赞。
“家风好则民风淳,民风淳则村风正,村风正则社风清,社风清才有社稷安。家和万事兴,民和村自强。家风也是美丽乡村的助推器,家风好了民风就淳、村风就正,就能凝心聚力,就能同心同德、为美丽乡村加油。截至目前,车村悬挂家风家训牌156户,挂牌率达到了100%,其它美丽乡村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尧生镇党委书记崔卫东说道。
随着美丽乡村环境的改善,村民对精神文明的需求逐步提升,运用“家训”这一传统道德教育方式,促使村民从家庭做起,讲道德、重家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
据了解,这些家训有的是村民自家传承下来的,有的是村评选组对一些家庭特点的概括,有的是村两委给一些家庭提出的努力方向。在授牌的时候,村两委还特别给每户叮咛几句,或批评,让他们迎头赶上,不负家训;或鼓励,让他们再接再厉,做好表率。党员家庭的家风家训牌上则刻上了醒目的党徽,促使他们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践行到“亮身份、做表率、带民风”的活动中。
来到美丽乡村哭泉镇淌泥河村,再细看村民们的一条条家风家训,有的用“父母恩情,不得遗忘”来提醒家人懂得感恩;有的用“家和万事兴,幸福万万年”的乐观态度对待生活;有的用“你亲,我亲,不如街坊亲”来提倡和谐的邻里关系……这些家风家训短小精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易记易传,看得见,摸得着,让群众相互学习、互为借鉴。
这些天,在宜君县的各田间地头、村头巷道,村民们经常围在一起,讨论着门楼上的家风家训,也督促自身严格遵照这些方面的标准去做。家风家训开启了一个村民自我教育的新模式,为美丽乡村的文明建设指引了新的方向,也将成为美丽乡村人文景观的新名片。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朱红卫通讯员汤小民周培生宜君县通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做亲民、利民、靠民、护民好干部,宜君县各级领导干部遇到...
宜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君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