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洋凯 通讯员 张春燕)宜君县立足旱作玉米、塬区苹果、山区核桃为主要特点的农业经济分布格局,发挥“远程教育+产业基地+专家辅导”的优势,把党员教育、技能培训与特色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拓宽了群众致富路。
强化制度建设,打牢坚实基础。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扎实打牢学用工作基础。按照制度上墙,执行落地的要求,先期培树的5个“远教学用示范基地”,分别建立了《远程教育联络点工作制度》《远教富民示范基地制度》,对基地负责人、管理人员、教学人员制定岗位职责,落实到人。
优化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择优选配文化程度高、懂计算机应用、农业技术过硬、教学经验丰富、服务意识强的人员建立了四支队伍(教学点负责人、学用典型示范户、教学辅导员、站点播放员),负责基地的日常管理和技术辅导培训工作。目前,5个“远教学用示范基地”共培养适用技术学用示范户56户,教学辅导员43名。
强化基地培训,拓宽致富道路。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产业基地+专家辅导”培训模式,积极构建“进门是课堂,出门是现场”的教育培训新格局。各基地制定了个性的学习培训计划,每月定期组织示范户、党员农户开展免费技能培训。根据农户发展经济情况,设立了农家乐、客栈服务管理、林下经济、园艺地布应用等多个教学点,以基地为活动场所,依托教学点和远程教育平台,基地专家辅导团队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指导,不断提高农户接受新技术、新品种的能力,实现增收致富的目的。目前,创建的5个基地15个教学点,参加培训农民达1200余人次。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冯洁通讯员汤小民周培生秋日里,以气候凉爽、景色迷人著称的宜君更加美丽。漫山遍野成片的核桃树、苹果树硕果累累;山接山、沟连沟金灿灿的地膜玉米夺人眼目;一个个村庄里银光闪闪的连栋大棚...
宜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君县这个家。